fu的成语 (1761个)
-
1281
三夫之对
- 成语拼音:
- sān fū zhī duì
- 成语解释:
- 见“三夫之言”。
- 成语出处:
- 《晋书·王濬传》:“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参之著;而谗构沸腾,非徒三夫之对,外内扇助,为二五之应。”
-
1282
书符咒水
- 成语拼音:
- shū fú zhòu shuǐ
- 成语解释:
- 书:书写;符:符篆;水:神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
- 成语出处: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秦少游》:“高斋以谓‘少游尝为道士,书符咒水’,又诬也。”
-
1283
深孚众望
- 成语拼音:
- shēn fú zhòng wàng
- 成语解释:
- 孚:为人所信服。在群众中很有威望
- 成语出处:
- 清·刘坤一《提臣应行陛见暂请展缓折》:“该提督老于戎事,忠爱性成……深孚众望,其朴城忠厚,早在圣明洞鉴之中。”
-
1284
三夫之言
- 成语拼音:
- sān fū zhī yán
- 成语解释:
-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 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
-
1285
十夫楺椎
- 成语拼音:
- shí fū zhī zhuī
- 成语解释:
- 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
1286
神工鬼斧
- 成语拼音:
- shén gōng guǐ fǔ
- 成语解释:
-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 成语出处:
-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六卷:“二树画梅,题七古一篇,叠‘须’字韵八十余首,神工鬼斧,愈出愈奇。”
-
1287
死灰复燎
- 成语拼音:
- sǐ huī fù liáo
- 成语解释:
- 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又;燎:燃烧。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 成语出处:
- 清·豚庐《童子军·逼狱》:“这个使不得,若非斩草除根,全消祸种,定要死灰复燎,自惹飞灾。”
-
1288
死灰复燃
- 成语拼音:
- sǐ huī fù rán
- 成语解释:
-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 成语出处: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
1289
死灰复然
- 成语拼音:
- sǐ huī fù rán
- 成语解释:
-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
1290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 成语拼音:
- shuǐ kě zài zhōu,yì kě fù zhōu
- 成语解释:
-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
1291
寿陵匍匐
- 成语拼音:
- shòu líng pú fú
- 成语解释:
- 寿陵:古燕国地名;匍匐:伏地而行。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来所会的东西也忘掉了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可谓寿陵匍匐,非复邯郸之步。”
-
1292
三命而俯
- 成语拼音:
- sān mìng ér fǔ
- 成语解释:
- 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 成语出处:
- 《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
1293
水磨工夫
- 成语拼音:
- shuǐ mó gōng fū
- 成语解释:
- 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或耐心地做工作。
- 成语出处:
- 清 陈确《柬同志二首》:“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经世之学,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乎?”
-
1294
水磨功夫
- 成语拼音:
- shuǐ mó gōng fū
- 成语解释:
- 掺水细磨。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须用些水磨功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
-
1295
十面埋伏
- 成语拼音:
- shí miàn mái fú
- 成语解释:
-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 成语出处:
- 《前汉书平话》中卷:“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重山前,信定十面埋伏。”
-
1296
盛名难副
- 成语拼音:
- shèng míng nán fù
- 成语解释:
-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琼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1297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成语拼音:
- 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
- 成语解释:
-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 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1298
少女嫩妇
- 成语拼音:
- shào nǚ nèn fù
- 成语解释:
- 嫩:娇嫩。指年轻妇女
- 成语出处: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九回:“他少女嫩妇的,又没养赡过日子,胡乱守了百日孝。”
-
1299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成语拼音:
- shuǐ néng zài zhōu,yì néng fù zhōu
- 成语解释:
- 载:承载;覆:倾覆。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事物有利有害
- 成语出处:
-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则浮,违则没。”
-
1300
蛇盘鬼附
- 成语拼音:
- shé pán guǐ fù
- 成语解释:
- 盘:通“蟠”,回绕,屈曲;附:依附。比喻互相勾结
- 成语出处:
- 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诗文论于肃愍是非》:“呜呼!自昔权奸将有所不利于忠勋之臣,则必内置腹心,外张羽翼,蛇盘鬼附,相与无间,而后得以逞焉。”
* fu成语,fu的成语,带fu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