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的成语 (821个)

761

以守为攻

成语拼音:
yǐ shǒu wéi gōng
成语解释:
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成语出处:
宋·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
762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成语拼音:
yí shì wú gōng,yí xíng wú míng
成语解释:
疑:疑虑。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763

游闲公子

成语拼音:
yóu xián gōng zǐ
成语解释:
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成语出处:
《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764

一心同功

成语拼音:
yī xīn tóng gōng
成语解释: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成语出处:
《战国策 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765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成语拼音:
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成语解释:
疑:疑虑。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成语出处: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766

一心为公

成语拼音:
yī xīn wéi gōng
成语解释:
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成语出处:
767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成语拼音:
yí xíng wú míng,yí shì wú gōng
成语解释:
疑:疑虑。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768

烟云供养

成语拼音:
yān yún gōng yǎng
成语解释:
指山水怡悦性情
成语出处:
明·陈继儒《妮古录》第三卷:“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无疾而逝,盖画中烟云供养也。”
769

以夷攻夷

成语拼音:
yǐ yí gōng yí
成语解释:
①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②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成语出处:
《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颜师古注:“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明史·李材传》:“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770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成语拼音:
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
成语解释:
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771

芝艾共焚

成语拼音:
zhī ài gòng fén
成语解释:
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
《北齐书·文苑传·樊逊》:“复恐迎风纵火,芝艾共焚。”
772

自报公议

成语拼音:
zì bào gōng yì
成语解释:
自己报名或报出自认的情况,由群众讨论评议
成语出处:
773

战必胜,攻必取

成语拼音:
zhàn bì shèng,gōng bì qǔ
成语解释:
每次打仗都获胜,每次进攻都攻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774

折臂三公

成语拼音:
zhé bì sān gōng
成语解释: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775

转败为功

成语拼音:
zhuǎn bài wéi gōng
成语解释:
指将失败转化为胜利。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776

咫尺之功

成语拼音:
zhǐ chǐ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咫尺:比喻微小。微小的功劳。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五》:“虽有高世之明,无咫尺之功者,不赏。”
777

执法不公

成语拼音:
zhí fǎ bù gōng
成语解释:
拒绝公正,在实施法律中的不公正
成语出处:
778

自伐无功

成语拼音:
zì fá wú gōng
成语解释:
自伐:自我夸耀;功:功勋。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79

珠宫贝阙

成语拼音:
zhū gōng bèi què
成语解释: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780

张公吃酒李公颠

成语拼音: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diān
成语解释:
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成语出处:
宋 李棨《北里志 张住住》:“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
* gong成语,gong的成语,带gong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