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e的成语 (1019个)

961

直接了当

成语拼音:
zhí jié liǎo dàng
成语解释:
同“直截了当”。
成语出处:
聂绀弩《关于知识分子》:“因为反正无法挽救,倒不如各人知趣,早点‘卖身投靠’的直接了当。”
962

直捷了当

成语拼音:
zhí jié liǎo dàng
成语解释:
同“直截了当”。
成语出处:
鲁迅《坟·灯下漫笔》:“但措施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963

折节礼士

成语拼音:
zhé jié lǐ shì
成语解释:
屈己待人,尊重有见识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
《明史·张居正传》:“时徐阶以宿老居首辅,与李春芳皆折节礼士。”
964

在劫难逃

成语拼音:
zài jié nán táo
成语解释:
劫:劫数。佛教指大灾难。原指命中注定;后指不可避免的灾难。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965

贞节牌坊

成语拼音:
zhēn jié pái fāng
成语解释:
古时用来表彰女性从一而终的门楼。指坚贞不二的标志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这监门口也盖不得那贞节牌坊。”
966

仗节死义

成语拼音:
zhàng jié sǐ yì
成语解释:
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成语出处:
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史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967

症结所在

成语拼音:
zhēng jié suǒ zài
成语解释:
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事情或问题的关键所在
成语出处: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阎若璩》:“沈潜二十余年,乃尽得其症结所在。”
968

子皆豚犬

成语拼音:
zǐ jiē tún quǎn
成语解释:
豚:小猪。对人称自己儿子的谦词
成语出处:
《吴历》:“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969

助桀为暴

成语拼音:
zhù jié wéi bào
成语解释:
同“助桀为虐”。
成语出处:
《史记·田单列传》:“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有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
970

助桀为恶

成语拼音:
zhù jié wéi è
成语解释:
同“助桀为虐”。
成语出处:
邹韬奋《信箱期望》:“因为无条件的生存,同流合污助桀为恶的生存,虽生犹死,乃至生不如死。”
971

助桀为虐

成语拼音:
zhù jié wéi nüè
成语解释:
桀:夏末暴君;虐:暴行。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972

志洁行芳

成语拼音:
zhì jié xíng fāng
成语解释:
志向高洁,品行端正。
成语出处:
《后汉书 张堪传》:“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973

踵迹相接

成语拼音:
zhǒng jì xiāng jiē
成语解释:
同“踵趾相接”。
成语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梁提督》:“自丛岚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迹相接,攀钉而上。”
974

折节下谋士

成语拼音:
zhé jié xià móu shì
成语解释: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
唐·储光羲《贻鼓吹李丞》:“折节下谋士,深心论客卿。”
975

折节下士

成语拼音:
zhé jié xià shì
成语解释:
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976

针芥相投

成语拼音:
zhēn jiè xiāng tóu
成语解释:
《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谓相投契。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
977

折节向学

成语拼音:
zhé jié xiàng xué
成语解释: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向、作风。形容努力刻苦,奋发学习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978

折节下贤人

成语拼音:
zhé jié xià xián rén
成语解释: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979

针芥之合

成语拼音:
zhēn jiè zhī hé
成语解释:
同“针芥相投”。
成语出处:
清·方文《赠孟六玕明序》诗:“近前一语忽大笑,针芥之合良非轻。”
980

再接再厉

成语拼音:
zài jiē zài lì
成语解释: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成语出处:
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 jie成语,jie的成语,带jie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