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u的成语 (462个)
-
321
十口相传
- 成语拼音:
- shí kǒu xiāng chuán
- 成语解释:
- 许多人辗转相传。
- 成语出处:
- 茅盾《第二天》:“于是接连地来了许多十口相传的‘战报’,日本海军司令部已经被我方占领了。”
-
322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 成语拼音:
- shuǐ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
- 成语解释:
-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东西,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
-
323
山木自寇
- 成语拼音:
- shān mù zì kòu
- 成语解释:
- 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 成语出处:
- 《庄子·人世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
324
守瓶缄口
- 成语拼音:
- shǒu píng jiān kǒu
- 成语解释:
- 犹言守口如瓶。谓闭口不言。
- 成语出处:
- 清·李渔《怜香伴·鞅望》:“你把姻缘簿徼,你把相思帐销,我从今守瓶缄口,免被人嘲。”
-
325
视如寇仇
- 成语拼音:
- shì rú kòu chóu
- 成语解释:
- 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326
授人口实
- 成语拼音:
- shòu rén kǒu shí
- 成语解释:
- 留给别人以话柄。
- 成语出处:
- 王闿运《致丁亲家书》:“比年频致物论,四督失官,授人口实,宠反为辱。”
-
327
杀人灭口
- 成语拼音:
- shā rén miè kǒu
- 成语解释:
- 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
-
328
丝丝入扣
- 成语拼音:
- sī sī rù kòu
- 成语解释:
- 每条丝线都从筘齿中穿过。比喻文章、艺术表演等细密合拍。扣:织绸的筘;丝丝:每一根丝。
- 成语出处: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此为丝丝入扣:‘暗中抛索,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辄被风引回也。’”
-
329
视为寇仇
- 成语拼音:
- shì wéi kòu chóu
- 成语解释:
- 视:看待;寇仇:仇敌。像仇人一样看待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330
蛇心佛口
- 成语拼音:
- shé xīn fó kǒu
- 成语解释:
-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成语出处: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
331
缩衣节口
- 成语拼音:
- suō yī jié kǒu
- 成语解释:
- 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农民之家,量入为出,缩衣节口,虽贫亦足。”
-
332
狮子大开口
- 成语拼音:
- shī zī dà kāi kǒu
- 成语解释:
- 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
- 成语出处: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2回:“狮子大开口,做一个门户势子,等候来人,上中下三路,皆不能出其匡郭。”
-
333
十字街口
- 成语拼音:
- shí zì jiē kǒu
- 成语解释:
- 十字街头。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
334
十字路口
- 成语拼音:
- shí zì lù kǒu
- 成语解释:
- 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 成语出处:
- 鲁迅《华盖集 北京通信》:“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
-
335
谈不容口
- 成语拼音:
- tán bù róng kǒu
- 成语解释:
- 犹言赞不绝口。
- 成语出处: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五卷:“有弘农杨蘧者,曾到岭外,见阳朔、荔浦山水,谈不容口。”
-
336
拖家带口
- 成语拼音:
- tuō jiā dài kǒu
- 成语解释:
- 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
- 成语出处: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金俊武说不定有一点钱,可他拖家带口的,不好为难金家湾的这个强人。”
-
337
饕口馋舌
- 成语拼音:
- tāo kǒu chán shé
- 成语解释:
- 比喻贪吃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3回:“暖烘烘云蒸霞蔚而至;饕口馋舌,雄纠纠排山倒海而来。”
-
338
脱口成章
- 成语拼音:
- tuō kǒu chéng zhāng
- 成语解释:
- 出口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黄州再祭文与可文》:“艺学之多,蔚如秋蒉。脱口成章,粲莫可耘。”
-
339
脱口而出
- 成语拼音:
- tuō kǒu ér chū
- 成语解释: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成语出处:
-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
-
340
糖舌蜜口
- 成语拼音:
- táng shé mì kǒu
- 成语解释:
- 甜言蜜语,说讨人喜欢的动听的话。
- 成语出处:
- 《群英类选·〈海神记·王诉神〉》:“起初时为闲游,到后来被啜哄,糖舌蜜口随他弄。”
* kou成语,kou的成语,带kou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