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语 (1967个)
-
701
屏声静气
- 成语拼音:
- píng shēng jìng qì
- 成语解释:
- 见“屏声敛息”。
- 成语出处:
-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门外两个白长衫黑缎子坎肩的仆人,屏声静气的在伺候传递着汤水。”
-
702
泼声浪气
- 成语拼音:
- pō shēng làng qì
- 成语解释:
- 泼:泼辣;浪:放浪。泼辣的声调放浪的声势。形容撒泼的神态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金桂听见他婆婆如此说,怕薛蟠心软意活了,便泼声浪气大哭起来。”
-
703
婆娑起舞
- 成语拼音:
- pó suō qǐ wǔ
- 成语解释:
- 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 成语出处:
- 《尔雅》:“婆娑,舞也。”
-
704
赔身下气
- 成语拼音:
- péi shēn xià qì
- 成语解释:
- 谦躬屈节,低声下气。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
705
平心定气
- 成语拼音:
- píng xīn dìng qì
- 成语解释:
- 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 成语出处:
- 宋 陆九渊《与刘深父书》:“开卷读书时,整冠肃容,平心定气。”
-
706
平心静气
- 成语拼音:
- píng xīn jìng qì
- 成语解释:
- 心情平稳;态度冷静;不鲁莽行事。
- 成语出处:
- 宋 吕本中《官箴》:“又如监司郡守严刻过当者,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详尽,使之相从而后已。”
-
707
剖心泣血
- 成语拼音:
- pōu xīn qì xuè
- 成语解释:
- 见“剖肝泣血”。
- 成语出处:
- 清·陈天华《警世钟》:“故我剖心泣血,劝列位总要把从前的意见捐除。”
-
708
平心易气
- 成语拼音:
- píng xīn yì qì
- 成语解释:
- 见“平心静气”。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3卷:“横渠论看诗,教人平心易气求之,到他说诗,又却不然。”
-
709
擗踊哭泣
- 成语拼音:
- pǐ yǒng kū qì
- 成语解释:
-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 成语出处:
- 《孝经·丧亲》:“擗踊哭泣,哀以送之。”
-
710
辟踊哭泣
- 成语拼音:
- pì yǒng kū qì
- 成语解释:
- 辟:通“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衰绖管屦,辟踊哭泣,所以谕哀也。”
-
711
怕硬欺软
- 成语拼音:
- pà yìng qī ruǎn
- 成语解释:
- 害怕强硬的,欺负软弱的。
- 成语出处:
-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
712
乞哀告怜
- 成语拼音:
- qǐ āi gào lián
- 成语解释:
- 哀:怜悯;告:请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
713
弃暗投明
- 成语拼音:
- qì àn tóu míng
- 成语解释:
- 弃:背弃;暗:黑暗;明:光明。抛弃反动的一面;投向光明的一面。形容断绝旧的一切;投向新的、有光明的前程。
- 成语出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
714
气傲心高
- 成语拼音:
- qì ào xīn gāo
- 成语解释:
- 傲:骄傲,轻慢。志气十分高傲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自家想着当年的事,还有些气傲心高。”
-
715
七步八叉
- 成语拼音:
- qī bù bā chā
- 成语解释:
- 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
716
齐镳并驱
- 成语拼音:
- qí biāo bìng qū
- 成语解释:
- 同“并驾齐驱”。
- 成语出处:
-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刘将军》:“吾尝览《后魏书》,见杨大眼者,武伎绝伦,战功居最,其妻潘氏,颇善骑射,至于攻战游猎之际,潘于戎装,齐镳并驱。”
-
717
七病八痛
- 成语拼音:
- qī bìng bā tòng
- 成语解释:
- 泛指各种各样的病痛
- 成语出处: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4回:“就是在雯青家里,一年到头,上下多少人,七病八痛,都是他包圆儿的。”
-
718
弃笔从戎
- 成语拼音:
- qì bǐ cóng róng
- 成语解释:
- 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 成语出处:
- 唐·张鷟《游仙窟》:“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场,茕魂莫返。”
-
719
七步成诗
- 成语拼音:
- qī bù chéng shī
- 成语解释:
- 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与「七步成章」义同。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
720
泣不成声
- 成语拼音:
- qì bù chéng shēng
- 成语解释:
-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 成语出处: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 qi成语,qi的成语,带q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