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语 (1967个)
-
801
七高八低
- 成语拼音:
- qī gāo bā dī
- 成语解释:
- 形容道路不平坦。
- 成语出处:
-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三回:“独自一个,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
-
802
七拱八翘
- 成语拼音:
- qī gǒng bā qiào
- 成语解释:
- 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
- 成语出处:
- 沙汀《选灾》:“么大爷又不依了!说:‘要乱来我们大家乱来!’就这样七拱八翘。”
-
803
气贯长虹
- 成语拼音:
- qì guàn cháng hóng
- 成语解释:
- 气:气概;精神。形容气势壮盛;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于维巨卿,气贯虹霓,义高云汉。”
-
804
气高胆壮
- 成语拼音:
- qì gāo dǎn zhuàng
- 成语解释:
- 气:气势。气势大,胆子壮
- 成语出处:
- 刘流《烈火金刚》第11回:“何世清这老头子为什么这样气高胆壮呢?”
-
805
前功尽弃
- 成语拼音:
- qián gōng jìn qì
- 成语解释:
-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
806
全功尽弃
- 成语拼音:
- quán gōng jìn qì
- 成语解释:
- 功:功效,功绩;弃:丢掉。全部功效都丧失干净。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 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
807
齐轨连辔
- 成语拼音:
- qí guǐ lián pèi
- 成语解释:
- 犹言并驾齐驱。
- 成语出处:
- 清·王灼《游歙西徐氏园记》:“且吾数人暂合于此,一日别去,将欲从数百里外齐轨连辔,复为此穷日之游,其又可得邪?”
-
808
弃故揽新
- 成语拼音:
- qì gù lǎn xīn
- 成语解释:
- 抛弃旧的,吸收新的。
- 成语出处:
- 清·曾国藩《黄仙峤前辈诗序》:“间以其余发为诗章,又能弃故揽新,约言丰义,而先生曾不以自鸣,退然若无以与于古者。”
-
809
千古奇逢
- 成语拼音:
- qiān gǔ qí féng
- 成语解释:
- 千古:长久。千年才遇到的事情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2卷:“若是个真侍者,岂不是千古奇逢,万分欢喜。”
-
810
秋高气和
- 成语拼音:
- qiū gāo qì hé
- 成语解释:
- 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 成语出处:
-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
811
秋高气爽
- 成语拼音:
- qiū gāo qì shuǎng
- 成语解释:
- 形容秋季天空晴朗;气候凉爽宜人。
- 成语出处:
- 唐 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暗风吹乱蛩悲咽。”
-
812
秋高气肃
- 成语拼音:
- qiū gāo qì sù
- 成语解释:
- 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 成语出处:
- 宋 张抡《醉落魄 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
813
千古奇闻
- 成语拼音:
- qiān gǔ qí wén
- 成语解释:
- 从来没有听到或见过的意思
- 成语出处:
- 好古主人《赵太祖三下南唐》第四十五回:“今朕作主,准赐婚配。花之慈母亦无不俯依之理,况又与前四少将御侄等撮合,如出一辙。更见姻缘相配出于千古奇闻也。”
-
814
千古奇冤
- 成语拼音:
- qiān gǔ qí yuān
- 成语解释:
- 千百年来最奇特的冤案
- 成语出处:
- 周恩来《千古奇冤》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
815
气盖山河
- 成语拼音:
- qì gài shān hé
- 成语解释:
- 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
- 成语出处:
- 《中国现在记》第六回:“怎当得一个是气冲牛斗,一个是气盖山河。”
-
816
气冠三军
- 成语拼音:
- qì guàn sān jūn
- 成语解释:
- 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鴠。”
-
817
弃过图新
- 成语拼音:
- qì guò tú xīn
- 成语解释:
- 抛弃过错,谋求更新。
- 成语出处:
- 《金史·完颜匡传》:“然倾国家资财,竭民膏血,恐非大金皇帝弃过图新、兼爱南北之意也。”
-
818
欺公罔法
- 成语拼音:
- qī gōng wǎng fǎ
- 成语解释:
- 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 成语出处: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那太守就大怒道:‘这一班光棍奴才,敢如此欺公罔法。’”
-
819
旗鼓相当
- 成语拼音:
- qí gǔ xiāng dāng
- 成语解释:
- 旗鼓:古时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隐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
-
820
旗鼓相望
- 成语拼音:
- qí gǔ xiāng wàng
- 成语解释:
- 望:向远看。队伍很长,旗帜和战鼓前后相接,威武雄壮
- 成语出处:
- 《魏书·苻坚传》:“坚南伐司马昌明,戎卒六七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 qi成语,qi的成语,带q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