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语 (1967个)
-
1161
齐心一致
- 成语拼音:
- qí xīn yī zhì
- 成语解释:
- 众人心齐,一致向一个目标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论持久战》:“此时我们的任务,在于动员全国民众,齐心一致,绝不动摇地坚持战争,把统一战线扩大和巩固起来。”
-
1162
泣血枕戈
- 成语拼音:
- qì xuè zhěn gē
- 成语解释:
- 枕:枕着。戈:兵器。眼睛流血,睡时枕着武器。形容因悲愤而自励,立志雪恨。
- 成语出处:
- 《梁书·警帝纪》:“朕以荒幼,所属艰难,泣血枕戈,志复仇逆。”
-
1163
祁奚之举
- 成语拼音:
- qí xī zhī jǔ
- 成语解释:
- 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
1164
祁奚之荐
- 成语拼音:
- qí xī zhī jiàn
- 成语解释:
- 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荐贤之典。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
1165
泣下沾襟
- 成语拼音:
- qǐ xià zhān jīn
- 成语解释:
- 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 成语出处:
- 《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
1166
气宇昂昂
- 成语拼音:
- qì yǔ áng áng
- 成语解释:
- 气宇:气度,仪表;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4回:“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
-
1167
气宇不凡
- 成语拼音:
- qì yǔ bù fán
- 成语解释:
- 气:气质;气宇:仪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 成语出处: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2回:“圣上见他有三旬以内年纪,气宇不凡,举止合宜。”
-
1168
器宇不凡
- 成语拼音:
- qì yǔ bù fán
- 成语解释:
- 器宇:指仪表,气度。不凡: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仪表、风度很不平常。
- 成语出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
-
1169
弃义倍信
- 成语拼音:
- qì yì bèi xìn
- 成语解释:
-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
-
1170
七言八语
- 成语拼音:
- qī yán bā yǔ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多语杂。
- 成语出处: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妹子一心想笑话,你们七言八语,那里还敢理会,实实不曾听得。”
-
1171
岂有此理
- 成语拼音:
- qǐ yǒu cǐ lǐ
- 成语解释:
- 岂:哪里。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指极为荒谬;决无道理。
- 成语出处:
- 《南齐书 虞悰传》:“郁林废,悰窃叹曰:‘王徐遂缚绔废天子,天下岂有此理邪?’”
-
1172
气噎喉堵
- 成语拼音:
- qì yē hóu dǔ
- 成语解释:
- 喉咙被堵噎了。形容喘不过气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厉害。”
-
1173
齐烟九点
- 成语拼音:
- qí yān jiǔ diǎn
- 成语解释:
- 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 成语出处:
- 唐 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1174
奇冤极枉
- 成语拼音:
- qí yuān jí wǎng
- 成语解释:
- 奇:罕见的。罕见的冤屈
- 成语出处: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0回:“四老爹道:‘小弟此番大概是奇冤极枉了。’”
-
1175
欺硬怕软
- 成语拼音:
- qī yìng pà ruǎn
- 成语解释:
- 欺:欺凌。怕:害怕。欺凌强硬的,害怕软弱的。指吃硬不吃软。
- 成语出处: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欺硬怕软,吃苦不甘,你休只因亲事胡扑俺。”
-
1176
欺以其方
- 成语拼音:
- qī yǐ qí fāng
- 成语解释:
- 欺:欺骗;其方:合乎情理的方法。比喻坏人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欺骗别人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
1177
弃易求难
- 成语拼音:
- qì yì qiú nán
- 成语解释:
- 丢掉容易的而寻求困难的。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湛传》:“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
-
1178
气涌如山
- 成语拼音:
- qì yǒng rú shān
- 成语解释:
- 形容恼怒到极点。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权大怒,欲自征渊”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
-
1179
其应若响
- 成语拼音:
- qí yìng ruò xiǎ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
1180
其应如响
- 成语拼音:
- qí yīng rú xiǎng
- 成语解释:
- 谓反应迅捷,如回声之相应和。语本《庄子·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 成语出处:
- 《子华子·晏子》:“如以匙勘钥也,如以玺印涂也,必以其类,其应如响。”
* qi成语,qi的成语,带q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