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的成语 (1041个)
-
781
三好两歉
- 成语拼音:
- sān hǎo liǎng qiàn
- 成语解释:
- 同“三好两歹”。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那女儿年方一十二岁,一貌如花,且是聪明,单只从小的三好两歉,有些小病。”
-
782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 成语拼音:
- sòng jūn qiān lǐ,zhōng xū yī bié
- 成语解释:
- 君:敬称对方;终:终究。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
-
783
盛况空前
- 成语拼音:
- shèng kuàng kōng qián
- 成语解释:
- 形容热闹至极
- 成语出处:
- 陆文夫《为读者想》:“只有把厅堂挤得满满,才算得上是盛况空前。”
-
784
深厉浅揭
- 成语拼音:
- shēn lì qiǎn qì
- 成语解释:
- 厉:连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没有用,只得连衣服下水。比喻处理问题要因地制宜。
- 成语出处:
- 《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
785
说千道万
- 成语拼音:
- shuō qiān dào wàn
- 成语解释:
- 道:说。指各种各样的说法。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亦作“说一千道一万”。
- 成语出处: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我不管别人说千道万,大主意我自己拿,哪怕只活一天,这一天,是我的。”
-
786
食前方丈
- 成语拼音:
-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 成语解释:
- 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
787
省愆寡过
- 成语拼音:
- shěng qiān guǎ guò
- 成语解释:
- 省:减少;愆:失误。减少过错
- 成语出处:
- 清·林则徐《通饬各属命盗各案赶紧审解札》:“要知早结一日,少抢一人,皆可省愆寡过,复何惮而不为乎?”
-
788
神牵鬼制
- 成语拼音:
- shén qiān guǐ zhì
- 成语解释:
- 谓受到多方面牵制而不能任意行事。
- 成语出处: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非若诗赋古文,容易得意疾书,不受神牵鬼制者。”
-
789
绳愆纠谬
- 成语拼音:
- shéng qiān jiū miù
- 成语解释:
- 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指纠正过失。
- 成语出处:
- 《尚书 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
790
绳愆纠缪
- 成语拼音:
- sheng qian jiu miu
- 成语解释:
- 改正过失,纠正错误。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
- 成语出处:
- 唐·柳宗元《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绳愆纠缪,列群肃澄之风。”
-
791
绳愆纠违
- 成语拼音:
- shéng qiān jiū wéi
- 成语解释:
- 绳:束缚,扶正;愆:过失;纠:纠正。指举发过失,纠正错误
- 成语出处:
- 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中丞之职,非徒绳愆纠违,亦当顾国家大体。”
-
792
思前虑后
- 成语拼音:
- sī qián lǜ hòu
- 成语解释:
- 思:思考,考虑;前:原因。反复考虑事情的原因和结果
- 成语出处: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只是老朱有些任性,敢作敢为,再不思前虑后,小弟每每与他说好话,他再不肯听。”
-
793
升迁荣辱
- 成语拼音:
- shēng qiān róng rǔ
- 成语解释:
- 升:上升;荣辱:显荣与耻辱。指宦途上的升迁与降职、荣显与失意
- 成语出处:
- 《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升迁荣辱,身外事耳,吾岂为此?所以然者,我心自有病也。”
-
794
思前算后
- 成语拼音:
- sī qián suàn hòu
- 成语解释:
- 思:思考;算:计划,筹谋。思想前面,盘算将来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答吕子约》:“如此下手,更莫思前算后,计较商量。”
-
795
说千说万
- 成语拼音:
- shuō qiān shuō wàn
- 成语解释:
- 说了许许多多的话。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7卷:“今人解《易》……说千说万,与《易》全不相干。”
-
796
思前想后
- 成语拼音:
- sī qián xiǎng hòu
- 成语解释:
- 前:原因。思思前头;想想后头。反复考虑事情的原因和结果。
- 成语出处: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2回:“且闻太师见后无袭兵,领人马徐徐而行;又见折了余庆,辛环带伤,太师十分不乐,一路上思前想后。”
-
797
三迁之教
- 成语拼音:
- sān qiān zhī jiào
- 成语解释:
-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 成语出处:
-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
798
三千珠履
- 成语拼音:
- sān qiān zhū lǚ
- 成语解释:
- 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
799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 成语拼音:
- shā rén cháng mìng,qiàn zhài huán qián
- 成语解释:
- 偿:偿还。杀人者须抵命,欠债者要还钱
- 成语出处:
-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可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这般说才是。”
-
800
深入浅出
- 成语拼音:
- shēn rù qiǎn chū
- 成语解释:
- 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 成语出处:
- 明 朱之喻《朱舜水集》:“鸿论深入显出,切中事机,据理辩驳,虽有利口,无所复置其喙。”
* qian成语,qian的成语,带qian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