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的成语 (1041个)
-
1021
瞻前忽后
- 成语拼音:
- zhān qián hū hòu
- 成语解释:
- 瞻:视,望。形容难以捉摸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
1022
争前恐后
- 成语拼音:
- zhēng qián kǒng hòu
- 成语解释:
- 见“争先恐后”。
- 成语出处:
-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五十五回:“欢乃麾兵直进,大众争前恐后,一涌而上,无复行列。”
-
1023
瞻前虑后
- 成语拼音:
- zhān qián lǜ hòu
- 成语解释:
- 瞻:向前望。兼顾前后。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只顾得眼前一点,不晓得瞻前虑后。”
-
1024
瞻前思后
- 成语拼音:
- zhān qián sī hòu
- 成语解释:
- 思前想后,反复思考
- 成语出处:
- 清·无名氏《玉娇梨》第14回:“又缘道途修阻,不能趋侍膝前,仰承教训,遂致孤身流落,有堕家声。瞻前思后,惭愧何堪!”
-
1025
资浅望轻
- 成语拼音:
- zī qiǎn wàng qīng
- 成语解释:
- 资:资历。资历浅,名望小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奏状》:“伏念臣自去岁误蒙圣恩,擢置近列,使侍讲筵,即以迂疏寡陋,资浅望轻,恳辞四五,而不获命,遂已不敢复辞讲职。”
-
1026
朝干夕惕
- 成语拼音:
- zhāo qián xī tì
- 成语解释:
-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 成语出处:
- 《周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1027
朝乾夕惕
- 成语拼音:
- zhāo qián xī tì
- 成语解释:
-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 成语出处:
- 《周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1028
昼乾夕惕
- 成语拼音:
- zhòu qián xī tì
- 成语解释:
- 形容日夜勤勉戒慎。
- 成语出处:
- 语出《周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前蜀 杜光庭《贺臣体渐痊愈表》:“昼乾夕惕,焦劳而腠理愆和旰食宵衣,忧轸而寒暄爽候。”
-
1029
遮前掩后
- 成语拼音:
- zhē qián yǎn hòu
- 成语解释:
- 谓说话藏头露尾,欲言又止。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答叶正则书》之四:“大家讲究到底,大开眼看觑,大开口说话,分明去取,直截剖判,不须得如此遮前掩后,似说不说,做三日新妇子模样,不亦快哉!”
-
1030
左铅右椠
- 成语拼音:
- zuǒ qiān yòu qiàn
- 成语解释:
- 书写工具不离左右。意谓不停地写作。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做书人左铅右椠,舌敝唇焦。”
-
1031
樽前月下
- 成语拼音:
- zūn qián yuè xià
- 成语解释:
- 酒樽之前,月亮之下。谓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 成语出处:
- 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八》:“弟此节俗冗,焦头烂额,对月对酒皆不乐。樽前月下,尚有剥啄之声,如御十万敌,必须在家首先搪拒,竟无福前来望见颜色矣。”
-
1032
做歉做好
- 成语拼音:
- zuò qiàn zuò hǎo
- 成语解释:
- 想方设法,假装成好人或恶人,以便应付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众人做歉做好,劝了他们回去。众人也各自散了。”
-
1033
乍入芦圩,不知深浅
- 成语拼音:
- zhà rù lú wéi,bù zhī shēn qiǎn
- 成语解释:
- 乍:刚刚,起初;圩:围子。新到一片芦苇地,不知这里边的深浅。比喻刚到一个新的地方,不熟悉情况,行动要谨慎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2回:“假若不与他实说,蒙着头,带着他走,常言道:‘乍入芦圩,不知深浅。’”
-
1034
真人面前不说假
- 成语拼音:
- zhēn rén miàn qián bù shuō jiǎ
- 成语解释:
- 指在真诚的人或了解情况的人面前不说假话
- 成语出处: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南康军云居山了元佛印禅师》:“真人面前不说假,佛也安,祖也安。”
-
1035
逐日千里
- 成语拼音:
- zhú rì qiān lǐ
- 成语解释:
- 追逐太阳,奔跑千里。形容马跑得极快
- 成语出处:
- 南朝·陈·江总《度支尚书陆君谏》:“昂昂逸骥,逐日千里。”
-
1036
踵武前贤
- 成语拼音:
- zhǒng wǔ qián xián
- 成语解释: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成语出处:
- 战国·楚·屈原《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
1037
坐知千里
- 成语拼音:
- zuò zhī qiān lǐ
- 成语解释:
- 坐在屋里而知晓千里之外的事情。形容具有远见卓识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任乧《奏弹曹景宗文》:“光武命将,坐知千里。”
-
1038
志在千里
- 成语拼音:
- zhì zài qiān lǐ
- 成语解释:
- 形容志向远大。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1039
转战千里
- 成语拼音:
- zhuǎn zhàn qiān lǐ
- 成语解释:
- 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
-
104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成语拼音:
- 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 成语解释:
- 智者:聪明人;虑:思考,谋划;失:差错。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qian成语,qian的成语,带qian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