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的成语 (394个)
-
241
染翰成章
- 成语拼音:
- rǎn hàn chéng zhāng
- 成语解释:
- 谓提笔成文。
- 成语出处:
-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诗,适情之具。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凿其真?”
-
242
日渐月染
- 成语拼音:
- rì jiàn yuè rǎn
- 成语解释:
- 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同“日濡月染”。
- 成语出处:
- 宋 程珌《丙子轮对札子》:“招之得其地矣,又当各分其屯,无杂官军,盖一与之染,则日渐月染,尽成弃甲之人,不幸有警,则彼此相持,莫肯先进;一有微功,则彼此交集,反戈自戕,岂暇向敌哉。”
-
243
染旧作新
- 成语拼音:
- rǎn jiù zuò xīn
- 成语解释:
- 谓改头换面,以旧充新。
- 成语出处:
- 宋·李斠《答黄著作书》:“今之学者……但诵得古文十数篇,拆南补北,染旧作新,尽为名士矣,何工拙之辨哉?”
-
244
然糠照薪
- 成语拼音:
- rán kāng zhào xīn
- 成语解释:
- 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 成语出处:
- 《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
-
245
然糠自照
- 成语拼音:
- rán kāng zì zhào
- 成语解释:
- 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 成语出处:
- 《南史 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
-
246
染蓝涅皂
- 成语拼音:
- rǎn lán niè zǎo
- 成语解释:
- 指胡乱涂抹。涅,染;皂,黑色。
- 成语出处:
-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诺皋中》:“姚司马者,寄居汾州……经年,二女精神恍惚,夜常明灯挫针,染蓝涅皂,未尝暂息,然莫见其所取也。”
-
247
燃眉之急
- 成语拼音:
- rán méi zhī jí
- 成语解释:
- 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 成语出处:
- 《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
248
燃萁煎豆
- 成语拼音:
- rán qí jiān dòu
- 成语解释:
- 比喻骨肉相残。同“煮豆燃萁”。
- 成语出处: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生死由来一样情,燃萁煎豆并根生。”
-
249
燃萁煮豆
- 成语拼音:
- rán qí zhǔ dòu
- 成语解释:
- 比喻骨肉相残。同“煮豆燃萁”。
- 成语出处:
- 宋 刘克庄《寄题建阳宋景高友于堂》诗:“宛如酿枣分梨日,堪愧人燃萁煮豆。”
-
250
燃萁之敏
- 成语拼音:
- rán qí zhī mǐn
- 成语解释:
- 后因以之喻文思敏捷。
- 成语出处:
- 相传三国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胁迫下七步成诗,诗中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语。宋 宁参《白水县斋十咏》序:“曾无击钵之音,但愧燃萁之敏。”
-
251
任其自然
- 成语拼音:
- rèn qí zì rán
- 成语解释:
- 任:听凭;不管。指对人、对事听凭他(它)自由发展;不加约束或引导。
- 成语出处:
- 宋 周密《齐东野语 小儿疮痘》:“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其自然耳。”
-
252
荏苒代谢
- 成语拼音:
- rěn rǎn dài xiè
- 成语解释:
- 荏苒:时光渐渐过去;代谢:交替。指日月交替运行,时光渐渐消逝
- 成语出处:
- 西晋·张华《励志》:“日与月与,荏苒代谢。”
-
253
荏苒日月
- 成语拼音:
- rěn rǎn rì yuè
- 成语解释:
- 荏苒:时光渐渐过去。指日月交替运行,时光渐渐消逝
- 成语出处:
- 梁启超《三十自述》:“欲草一中国通史,以助爱国思想之发达,然荏苒日月,至今犹未能成十之二。”
-
254
日濡月染
- 成语拼音:
- rì rú yuè rǎn
- 成语解释:
- 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亦作“日渐月染”。
- 成语出处:
- 清·魏祝亭《两粤傜俗记》:“因避徭赋,举家窜入,日濡月染,凡饮食衣服器用,皆与真傜无异。”
-
255
染神刻骨
- 成语拼音:
- rǎn shén kè gǔ
- 成语解释:
- 犹铭心刻骨。谓感受深切。
- 成语出处:
- 清·赵翼《瓯北诗话·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苏黄字迹,亦所矜赏,谓‘二公翰墨,片言只字,皆未名之宝,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是遗山之于苏黄,可谓染神刻骨矣。”
-
256
染神乱志
- 成语拼音:
- rǎn shén luàn zhì
- 成语解释:
- 谓思想受到迷惑扰乱。
- 成语出处: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西山曰:‘此人大非端士,笔头虽写得数句诗,所谓本心不正,脉理皆邪,读之将恐染神乱志,非徒无益。’某佩服其言。”
-
257
染丝之变
- 成语拼音:
- rǎn sī zhī biàn
- 成语解释:
- 《墨子·所染》:“扞墨子呴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后因以“染丝之变”比喻本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
- 成语出处:
- 《墨子·所染》:“[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
258
染须种齿
- 成语拼音:
- rǎn xū zhǒng chǐ
- 成语解释:
- 染须发,镶假牙。以之掩饰衰老。
- 成语出处:
- 宋·陆游《岁晚幽兴》诗:“卜冢治棺轮我快,染须种齿笑人痴。”
-
259
染指垂涎
- 成语拼音:
- rǎn zhǐ chuí xián
- 成语解释:
- 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
- 成语出处:
- 《元史·郝经传》:“病民诸奸各持两端,观望所立,莫不凯觎神器,染指垂涎。”
-
260
染指于鼎
- 成语拼音:
- rǎn zhǐ yú dǐng
- 成语解释:
-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 成语出处:
- 《左传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 ran成语,ran的成语,带ran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