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的成语 (563个)

161

没三没四

成语拼音:
méi sān méi sì
成语解释:
不三不四,行为不端正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还有几个没三没四帮闲的,专一在街上寻些空头事过日子。”
162

埋三怨四

成语拼音:
mán sān yuàn sì
成语解释:
事事埋怨
成语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我堂客总是埋三怨四,’谢庆元讲到这里,侧耳听听帐子里已经起的均匀微细的鼾息。”
163

目无三尺

成语拼音:
mù wú sān chǐ
成语解释: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成语出处:
清·王士祯《居易录续谈》:“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164

鸟惊鱼散

成语拼音:
niǎo jīng yú sàn
成语解释:
见“鸟散鱼溃”。
成语出处:
《旧唐书·契宓何力传》:“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
165

拿三搬四

成语拼音:
ná sān bān sì
成语解释:
比喻不服从调派。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你去了,谁能以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搬四的。”
166

拿三撇四

成语拼音:
ná sān piē sì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167

鸟兽散

成语拼音:
niǎo shòu sàn
成语解释:
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
成语出处:
《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报天子者。”
168

鸟散鱼溃

成语拼音:
niǎo sàn yú kuì
成语解释:
溃:溃散。象鸟惊飞,象鱼溃散而逃。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
成语出处:
《南史 宋武帝纪》:“番禺之功,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鸟散鱼溃。”
169

破家散业

成语拼音:
pò jiā sàn yè
成语解释:
家庭败落,丧失全部家产
成语出处:
宋·陆九渊《与苏宰书》:“一旦失职,凛凛有破家散业,流离死亡之忧也。”
170

拼命三郎

成语拼音:
pīn mìng sān láng
成语解释:
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一生执意,路见不平,但要去相助,人都呼小弟作‘拼命三郎’。”
171

魄散魂飞

成语拼音:
pò sàn hún fēi
成语解释:
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可正是船至江心补漏迟,只着我魄散魂飞。”明·徐霖《绣襦记》第三十出:“听说罢心悲痛,骇得我魄散魂飞似痴。”
172

魄散魂飘

成语拼音:
pò sàn hún piāo
成语解释:
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人事不省。
成语出处: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
173

魄散魂消

成语拼音:
pò sàn hún xiāo
成语解释:
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
元·张鸣善《普天乐·赠妓》:“口儿甜,庞儿俏……引的人魄散魂消。”
174

怕三怕四

成语拼音:
pà sān pà sì
成语解释:
这也怕,那也怕。比喻顾虑太多,不能做出决定
成语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昌叫你写,就是说你行,叫你拿主张。你怕三怕四干什么。”
175

偏三向四

成语拼音:
piān sān xiàng sì
成语解释:
谓偏向、袒护某方。
成语出处: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0回:“这叫什么话?我们偏三向四啦?”
176

披头散发

成语拼音:
pī tóu sàn fà
成语解释:
披:散开;一头长发凌乱地披着。形容慌乱、狼狈或懒散。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
177

蓬头散发

成语拼音:
péng tóu sàn fà
成语解释:
形容头发披垂,非常散乱
成语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0回:“众役将婆子打的蓬头散发,和开路鬼一般。”
178

魄消魂散

成语拼音:
pò xiāo hún sàn
成语解释:
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
179

气冠三军

成语拼音:
qì guàn sān jūn
成语解释:
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鴠。”
180

妻离子散

成语拼音:
qī lí zǐ sàn
成语解释:
妻子离异;子女流散。表示一家人被迫离散。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 san成语,san的成语,带san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