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的成语 (891个)

541

属人耳目

成语拼音:
shǔ rén ěr mù
成语解释:
属:集中在一点。指引人注意。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师有功,国人喜以逆之,先入,必属耳目焉。”
542

淑人君子

成语拼音:
shū rén jūn zǐ
成语解释:
淑:温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贤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成语出处:
《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543

鼠入牛角

成语拼音:
shǔ rù niú jiǎo
成语解释:
比喻势力愈来愈小。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玢》:“奈何吾子孙不肖,后世如鼠入牛角,势当渐小尔!”
544

蛇入鼠出

成语拼音:
shé rù shǔ chū
成语解释:
蛇钻穴,鼠出洞。比喻行动隐秘
成语出处:
严复《原强续篇》:“于是深怒积怨,退而治兵,蛇入鼠出,不可端倪。”
545

熟人熟事

成语拼音:
shú rén shú shì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546

熟视不睹

成语拼音:
shú shì bù dǔ
成语解释:
熟视:细看;睹:看见。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成语出处:
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547

上树拔梯

成语拼音:
shàng shù bá tī
成语解释:
比喻引诱别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
成语出处:
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548

蔬食布衣

成语拼音:
shū shí bù yī
成语解释:
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
《梁书·张嵊传》:“嵊父临青州,为土民所害。嵊感家祸,终身蔬食布衣,手不执刀刃。”
549

社鼠城狐

成语拼音:
shè shǔ chéng hú
成语解释:
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做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成语出处:
宋 李纲《八月十一日次茶陵县入界湖南有感》诗:“巨蠹推穷付囹圄,社鼠城孤扫巢穴。”
550

菽水承欢

成语拼音:
shū shuǐ chéng huān
成语解释:
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成语出处:
《群音类选 》:“慈帏恩爱成抛闪,怎能够菽水承欢。”
551

束手待毙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dài bì
成语解释:
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成语出处:
《宋史 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552

疏水箪瓢

成语拼音:
shū shuǐ dān piáo
成语解释:
疏水:粗糙的饮食;箪瓢:简陋的食具。指生活清贫。比喻安贫乐道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553

束手待死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dài sǐ
成语解释:
同“束手待毙”。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554

私淑弟子

成语拼音:
sī shū dì zǐ
成语解释:
私:私下;淑:善。对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的自称。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555

舒舒服服

成语拼音:
shū shū fú fú
成语解释:
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556

束手缚脚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fù jiǎo
成语解释:
见“束手束脚”。
成语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气,目中无人,到处以强为胜,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缚脚,有力无用处。”
557

诗书发冢

成语拼音:
shī shū fà zhǒng
成语解释: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558

神输鬼运

成语拼音:
shén shū guǐ yùn
成语解释:
见“神运鬼输”。
成语出处:
清·查慎行《虹桥板歌》:“神输鬼运义奚取,径路断绝谁跻攀。”
559

蛇鼠横行

成语拼音:
shé shǔ héng xíng
成语解释:
比喻恶人得势、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
560

束手就毙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jiù bì
成语解释:
同“束手待毙”。
成语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 shu成语,shu的成语,带shu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