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的成语 (891个)
-
601
束身修行
- 成语拼音:
- shù shēn xiū xíng
- 成语解释:
- 束身:约束自身。约束自身,修养德行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往者群气争夺,万物死虑,支体不从,身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
-
602
神荼郁垒
- 成语拼音:
- shén shū yù lěi
- 成语解释:
- 二神名。传说能治恶鬼,后世奉为门神
- 成语出处:
- 《山海经》:“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茶,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
603
疏食饮水
- 成语拼音:
- shū shí yǐn shuǐ
- 成语解释:
- 疏:粗疏。粗茶淡饭。形容生活俭朴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604
束身自爱
- 成语拼音:
- shù shēn zì ài
- 成语解释:
- 犹言束身自修。
- 成语出处:
-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稍束身自爱者,不敢逸于常轨,以蒙青史之诛。”
-
605
束手自毙
- 成语拼音:
- shù shǒu zì bì
- 成语解释:
- 谓捆住双手,自取灭亡。
- 成语出处:
-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但使兵连不解,馈运不休,古犹忌之,粌今日兵无可连,馈无可运,徒束手自毙何益。”
-
606
菽水之欢
- 成语拼音:
- shū shuǐ zhī huān
- 成语解释:
- 菽:豆类的总称;菽水:指普通的饮食。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
607
束身自好
- 成语拼音:
- shù shēn zì hào
- 成语解释:
- 束身:约束自己,不使放纵;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纯洁。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卓茂传》:“束身自修,执节淳固。”
-
608
书生之见
- 成语拼音:
- shū shēng zhī jiàn
- 成语解释:
- 指书呆子的见解
- 成语出处:
-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
609
漱石枕流
- 成语拼音:
- shù shí zhěn liú
- 成语解释:
- 旧时指隐居生活。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
610
束手坐视
- 成语拼音:
- shù shǒu zuò shì
- 成语解释:
- 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 成语出处:
- 《明史·徐有贞传》:“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手坐视,无所施力。”
-
611
绳枢之士
- 成语拼音:
- shéng shū zhī shì
- 成语解释:
- 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枢轴。形容生活贫穷的人或指贫苦人家子弟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则有穷巷之宾,绳枢之士。”
-
612
十鼠争穴
- 成语拼音:
- shí shǔ zhēng xué
- 成语解释:
- 穴:动物的窠巢。比喻坏人聚集互相争斗
- 成语出处:
- 《梁书·元帝纪》:“侯景奔窜,十鼠争穴,郭默清夷,晋熙附义。”
-
613
束身自修
- 成语拼音:
- shù shēn zì xiū
- 成语解释:
- 谓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卓茂传》:“[光武帝]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
614
绳枢之子
- 成语拼音:
- shéng shū zhī zǐ
- 成语解释:
- 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枢轴。形容生活贫穷的人或指贫苦人家子弟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615
树同拔异
- 成语拼音:
- shù tóng bá yì
- 成语解释:
- 谓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 成语出处:
- 宋·司马光《稷下赋》:“下论孔墨,上述羲炎,树同拔异,辨是分非。”
-
616
书通二酉
- 成语拼音:
- shū tōng èr yǒu
- 成语解释: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成语出处:
-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
617
鼠偷狗盗
- 成语拼音:
- shǔ tōu gǒu dào
- 成语解释:
- 同“鼠窃狗盗”。
- 成语出处:
- 清·无名氏《陆沉痛》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
618
蛇头鼠眼
- 成语拼音:
- shé tóu shǔ yǎn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 成语出处:
-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忽听见门声一响,早有一个蛇头鼠眼,满脸胡须,又矮又胖的丑汉子走进来。”
-
619
殊途同归
- 成语拼音:
- shū tú tóng guī
- 成语解释:
- 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成语出处:
-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620
殊涂同归
- 成语拼音:
- shū tú tóng guī
- 成语解释:
- 语出《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
- 成语出处:
-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
* shu成语,shu的成语,带shu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