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的成语 (1196个)
-
661
四面八方
- 成语拼音:
- sì miàn bā fāng
- 成语解释:
-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 成语出处:
-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
662
驷马不追
- 成语拼音:
- sì mǎ bù zhuī
- 成语解释:
- 见“驷马难追”。
- 成语出处:
-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魏书·刑罚志》:“何得非正刑书,施行四海。刑名一失,驷马不追。”
-
663
四面楚歌
- 成语拼音:
- sì miàn chǔ gē
- 成语解释:
-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 成语出处:
-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
664
司马称好
- 成语拼音:
- sī mǎ chēng hǎo
- 成语解释:
- 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后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
- 成语出处:
- 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
665
四面出击
- 成语拼音:
- sì miàn chū jī
- 成语解释:
- 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总之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
-
666
似梦初觉
- 成语拼音:
- sì mèng chū jué
- 成语解释:
- 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刚刚明白过来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4回:“三藏闻言,如醉方醒,似梦初觉,乐以忘忧,称谢不尽。”
-
667
四马攒蹄
- 成语拼音:
- sì mǎ cuán tí
- 成语解释:
- 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则道是孤鸿伴影,几时吃四马攒蹄。”
-
668
死马当活马医
- 成语拼音:
- sǐ mǎ dāng huó mǎ yī
- 成语解释:
- 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 成语出处:
- 清 顾张思《土风录》第13卷:“知不可救,姑且医治曰‘死马当活马医’。”
-
669
死眉瞪眼
- 成语拼音:
- sǐ méi dèng yǎn
- 成语解释:
- 形容呆滞,表情冷漠。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偏偏那日人来的多,里头的人都死眉瞪眼的。凤姐只得在那里照料了一会子。”
-
670
驷马高车
- 成语拼音:
- sì mǎ gāo chē
- 成语解释:
-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
-
671
驷马高盖
- 成语拼音:
- sì mǎ gāo gài
- 成语解释:
- 见“驷马高车”。
- 成语出处:
- 《汉书·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吾黄金白璧,重礼也;驷马高盖,荣势也。”
-
672
驷马高门
- 成语拼音:
- sì mǎ gāo mén
- 成语解释:
- 《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驷马高门”谓门第显赫。
- 成语出处:
- 《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
673
死模活样
- 成语拼音:
- sǐ mó huó yàng
- 成语解释:
- 半死不活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帝王都会》:“宋臣大怒曰:‘口说尚可,乃画此死模活样乎?’”
-
674
驷马莫追
- 成语拼音:
- sì mǎ mò zhuī
- 成语解释:
- 见“驷马难追”。
- 成语出处: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八回:“常泰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莫追,岂有变更!’”
-
675
驷马难追
- 成语拼音:
- sì mǎ nán zhuī
- 成语解释:
-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
- 成语出处:
- 《新五代史 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
-
676
司马牛之叹
- 成语拼音:
- sī mǎ niú zhī tàn
- 成语解释:
-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 成语出处:
- 《论语 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
677
四面碰壁
- 成语拼音:
- sì miàn pèng bì
- 成语解释:
- 成语出处:
-
678
司马青衫
- 成语拼音:
- sī mǎ qīng shān
- 成语解释:
-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 成语出处:
- 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679
四面受敌
- 成语拼音:
- sì miàn shòu dí
- 成语解释:
-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 成语出处:
- 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
680
驷马轩车
- 成语拼音:
- sì mǎ xuān chē
- 成语解释:
- 见“驷马高车”。
- 成语出处:
- 清·方文《为陈俞公五十初度》诗:“驷马轩车易倾覆,何如野老话桑麻。”
* si成语,si的成语,带s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