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的成语 (191个)

161

猬锋螗斧

成语拼音:
wèi fēng táng fǔ
成语解释:
猬锋:刺猬的毛;螗斧:螳螂的前腿。比喻微弱的力量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猬锋螗斧,潢池盗弄,何以哉!”
162

握炭流汤

成语拼音:
wò tàn liú tāng
成语解释:
握炽炭,蹈沸汤。喻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成语出处:
《文选·陆倕》:“流汤之党,握炭之徒,守似藩篱,战国枯朽。”
163

涎脸饧眼

成语拼音:
xián liǎn táng yǎn
成语解释:
嬉皮笑脸,挤眉弄眼。形容轻佻相。
成语出处:
茅盾《虹》:“像卫队似的,梅女士前后左右总有四五个涎脸饧眼的恶少。”
164

相貌堂堂

成语拼音:
xiàng mào táng táng
成语解释:
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是天朝上国之男儿,南赡中华之人物。”
165

稀汤寡水

成语拼音:
xī tāng guǎ shuǐ
成语解释:
形容粥稀或汤里油水少
成语出处:
陈忠实《白鹿原》第26章:“我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全给他搅得稀汤寡水……”
166

虚堂悬镜

成语拼音:
xū táng xuán jìng
成语解释:
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成语出处:
《宋史 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167

仪表堂堂

成语拼音:
yí biǎo táng táng
成语解释:
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风度威严。
成语出处:
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魁梧奇伟,仪表堂堂。”
168

一表堂堂

成语拼音:
yī biǎo táng táng
成语解释:
形容仪表堂皇。
成语出处: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智含是死了,端哥小弟是结了婚的人,像你这样一表堂堂的大和尚,谁个不高兴你呢?”又《蔡文姬》第二幕:“是说曹丞相魁梧奇伟,一表堂堂。”
169

一貌堂堂

成语拼音:
yī mào táng táng
成语解释:
堂堂:庄重大方。一副庄重大方的相貌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我见他一貌堂堂,必然高贵。”
170

燕雀处堂

成语拼音:
yàn què chǔ táng
成语解释:
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成语出处:
汉 孔鲋《孔丛子 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171

云散高唐

成语拼音:
yún sàn gāo táng
成语解释:
高唐:战国时楚国一台观,名高唐馆,在云梦泽中。比喻夫妇恩情断绝,欢乐成空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172

以螳挡车

成语拼音:
yǐ táng dǎng chē
成语解释:
用螳螂的胳膊来阻挡车轮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成语出处:
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御,譬犹以卵投石,以螳挡车,多见其不知量而已。”
173

玉堂金马

成语拼音:
yù táng jīn mǎ
成语解释:
玉堂:汉代殿名;金马:汉代宫门名,也称“金门”。旧时比喻才学优异而富贵显达。
成语出处:
汉·扬雄《解嘲》:“今子幸得遭明圣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174

玉堂金门

成语拼音:
yù táng jīn mén
成语解释:
玉堂:汉代殿名;金门:汉代宫门名。指翰林院。比喻高官显爵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成章纪》:“玉堂金门至尊之居,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象,玉氏之应。”
175

玉堂人物

成语拼音:
yù táng rén wù
成语解释:
泛指显贵的文士。
成语出处:
金·元好问《息轩秋江捕鱼图》诗之三:“玉堂人物今何在,纸尾题诗一慨然。”
176

以汤沃沸

成语拼音:
yǐ tāng wò fèi
成语解释:
见“以汤止沸”。
成语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是故鞭噬狗,策蹄马,而欲教之,虽伊尹、造父弗能化。”
177

以汤沃雪

成语拼音:
yǐ tāng wò xuě
成语解释:
汤:开水;沃:浇。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若以水灭火,若以汤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
178

怡堂燕雀

成语拼音:
yí táng yàn què
成语解释:
怡:安适。小鸟住在安适的堂屋里。比喻身处险境也不自知的人。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怡堂燕雀,不知后炎;瓮里醯鸡,安有广见。”
179

以汤止沸

成语拼音:
yǐ tāng zhǐ fèi
成语解释:
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比喻处理问题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其气势。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180

扬汤止沸

成语拼音:
yáng tāng zhǐ fèi
成语解释: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 tang成语,tang的成语,带tang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