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的成语 (1680个)
-
1121
心荡神迷
- 成语拼音:
- xīn dàng shén mí
- 成语解释:
- 荡:摇动。形容心神不定,难以自持。
- 成语出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阳衍正在心荡神迷,一闻此语,慌忙接过芍药道:'承女郎见爱,何福能消!但未识芳闺何处?'”
-
1122
心荡神移
- 成语拼音:
- xīn dàng shén yí
- 成语解释:
- 像受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作用激起强烈情绪,神魂颠倒,不能自持
- 成语出处:
- 张贤亮《青春期》:“一个可能是非常缠绵温馨心荡神移的情感交流过程,被简化成直奔终极目标的繁殖行为。”
-
1123
心荡神摇
- 成语拼音:
- xīn dàng shén yáo
- 成语解释:
- 谓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
- 成语出处: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猛然一见,不觉心荡神摇,精魄已失。”
-
1124
心荡神怡
- 成语拼音:
- xīn dàng shén yí
- 成语解释:
- 见“心荡神摇”。
- 成语出处: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炀帝看了这些佳人的态度,不觉心荡神怡,忍不住立起身来,好像元宵走马灯,团团的在中间转。”
-
1125
心到神知
- 成语拼音:
- xīn dào shén zhī
- 成语解释:
-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
-
1126
先得我心
- 成语拼音:
- xiān dé wǒ xīn
- 成语解释:
- 得:适合,契合。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 成语出处:
- 《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
1127
心地狭窄
- 成语拼音:
- xīn dì xiá zhǎi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气量小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听得那白衣秀士王伦的手下人都说道他心地狭窄,安不得人。”
-
1128
心低意沮
- 成语拼音:
- xīn dī yì jǔ
- 成语解释:
- 情绪消极低沉。
- 成语出处:
- 汉·申屠蟠《为侯氏女玉奏记外黄令》:“今闻玉幽执牢槛,罪名已定,皆心低意沮,怅恨长叹。”
-
1129
心地正直
- 成语拼音:
- xīn dì zhèng zhí
- 成语解释:
- 成语出处:
-
1130
信而好古
- 成语拼音:
- xìn ér hào gǔ
- 成语解释:
- 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1131
信而有征
- 成语拼音:
- xìn ér yǒu zhēng
- 成语解释:
- 确实可信而且有证据。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
-
1132
信而有证
- 成语拼音:
- xìn ér yǒu zhèng
- 成语解释:
- 真实而有根据。
- 成语出处:
- 汉·许慎《序》:“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
-
1133
心腹大患
- 成语拼音:
- xīn fù dà huàn
- 成语解释:
- 见“心腹重患”。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
1134
心烦技痒
- 成语拼音:
- xīn fán jì yǎnɡ
- 成语解释:
- 烦:烦燥;技痒:指某人想表现其技艺以显示于人。形容擅长及爱好某种技艺,一遇机会就急于表现的情态。
- 成语出处:
- 晋·潘岳《射雉赋》:“屏发布而累息,徒心烦而技痒。”
-
1135
心服口不服
- 成语拼音:
- xīn fú kǒu bù fú
- 成语解释:
- 服:信服。心里信服嘴上却不承认
- 成语出处: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43回:“老武听了,还有点心服口不服。”
-
1136
心服口服
- 成语拼音:
- xīn fú kǒu fú
- 成语解释: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
1137
心烦虑乱
- 成语拼音:
- xīn fán lǜ luàn
- 成语解释:
- 同“心烦意乱”。
- 成语出处:
- 汉·蔡邕《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臣是以宵寝晨兴,叩膺增叹,心烦虑乱,喘呼息吸。”
-
1138
心非木石
- 成语拼音:
- xīn fēi mù shí
- 成语解释:
- 木石:木头和石头。指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 成语出处:
- 《周书·文帝纪》:“纵使木石为心,犹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
-
1139
心浮气粗
- 成语拼音:
- xīn fú qì cū
- 成语解释:
- 见“心粗气浮”。
- 成语出处:
-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我们年青人,心浮气粗是有的,可是没有成见。”
-
1140
心浮气盛
- 成语拼音:
- xīn fú qì shèng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性情浮躁,态度傲慢。
- 成语出处:
- 孙犁《秀露集 文学和生活的路》:“好在还没惹出什么大祸,我后来就不敢再这样心浮气盛了。”
* xin成语,xin的成语,带xin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