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的成语 (431个)

401

中馈犹虚

成语拼音:
zhōng kuì yóu xū
成语解释:
指没有妻子。
成语出处:
《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402

昭穆伦序

成语拼音:
zhāo mù lún xù
成语解释:
昭穆: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称昭,三、五、七世居右称穆;伦序:伦常次序。泛指家族辈分
成语出处:
《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
403

招门纳婿

成语拼音:
zhāo mén nà xù
成语解释:
招门:招进门。旧时男子家贫,女家无子,招以为婿
成语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刘老头儿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
404

宗庙丘墟

成语拼音:
zōng miào qiū xū
成语解释:
宗庙:天子诸侯祭祀祖宗的地方;丘墟:废墟。宗庙废成废墟。比喻国家衰亡
成语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罔害蟠良》:“城市中喧喧嚷嚷,村野间哭哭啼啼,可惜车驾奔驰,生民涂炭,宗庙丘墟。”
405

睁目张须

成语拼音:
zhēng mù zhāng xū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406

振穷恤寡

成语拼音:
zhèn qióng xù guǎ
成语解释:
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
成语出处:
《北史·魏纪四·孝明帝》:“壬寅,诏以旱故,命依旧雩祈,察理冤狱,掩胔埋骼,振穷恤寡。”
407

赒穷恤匮

成语拼音:
zhōu qióng xù kuì
成语解释:
赒:周济,救济;恤:抚恤;匮:缺乏,不足。接济救助鳏寡孤独及其他贫困的人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少私寡欲,忌盈恶满,赒穷恤匮。”
408

振穷恤贫

成语拼音:
zhèn qióng xù pín
成语解释:
救济贫穷的人。
成语出处:
《明史·王越传》:“睦族敦旧,振穷恤贫,如恐不及。”
409

贼人胆虚

成语拼音:
zéi rén dǎn xū
成语解释:
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
410

贼人心虚

成语拼音:
zéi rén xīn xū
成语解释:
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自古道贼人心虚,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比王员外更是不同,吓的魂魄俱无。”
411

杂然相许

成语拼音:
zá rán xiāng xǔ
成语解释:
杂然:纷纷地;许:赞同。纷纷地表示赞成
成语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412

自我吹嘘

成语拼音:
zì wǒ chuí xū
成语解释:
比喻自我吹嘘、夸张
成语出处:
孙犁《芸斋琐谈》:“别人的客气话,一变而成了自我吹嘘。”
413

座无虚席

成语拼音:
zuò wú xū xí
成语解释:
虚:空;席:座席;座位。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
《晋书 王浑传》:“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414

坐无虚席

成语拼音:
zuò wú xū xí
成语解释:
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
《太平广记·龙三·释玄照》:“他常常愿意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于他人。在山中开讲之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坐无虚席。”
415

秩序井然

成语拼音:
zhì xù jǐng rán
成语解释:
井然:形容整齐。仔细整理或安排好的有序场面
成语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7回:“只好抹桌另起从头写来,方才有头有绪,秩序井然。”
416

众喣飘山

成语拼音:
zhòng xǔ piāo shān
成语解释: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成语出处:
《后汉书 第五伦传》:“众喣飘山,聚蚊成雷,盖骄佚所从生也。”
417

众喣漂山

成语拼音:
zhòng xǔ piāo shān
成语解释:
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成语出处:
《汉书 中山靖王胜传》:“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
418

众喣山动

成语拼音:
zhòng xǔ shān dòng
成语解释: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成语出处: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419

终虚所望

成语拼音:
zhōng xū suǒ wàng
成语解释:
最后使希望落空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岂非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么?”
420

子虚乌有

成语拼音:
zǐ xū wū yǒu
成语解释: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子虚、乌有:人名)。
成语出处: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 xu成语,xu的成语,带xu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