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的成语 (1845个)

1501

言为心声

成语拼音:
yán wéi xīn shēng
成语解释:
言:语言。语言是表达内心活动的声音。指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1502

偃武修文

成语拼音:
yǎn wǔ xiū wén
成语解释:
偃:停止;修:致力于。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成语出处:
《尚书 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1503

偃武行文

成语拼音:
yǎn wǔ xíng wén
成语解释:
同“偃武修文”。
成语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1504

偃武兴文

成语拼音:
yǎn wǔ xīng wén
成语解释:
同“偃武修文”。
成语出处:
《汉书·循吏传·黄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1505

演武修文

成语拼音:
yǎn wǔ xiū wén
成语解释: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成语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
1506

言文行远

成语拼音:
yán wén xíng yuǎn
成语解释:
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成语出处:
明·张溥《〈壬申文选〉序》:“言文行远,国家赖之。”参见“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1507

燕舞莺歌

成语拼音:
yàn wǔ yīng gē
成语解释:
见“燕舞莺啼”。
成语出处:
宋·朱淑真《春日行》:“燕舞莺歌昼晷永,帘幕无人门宇静。”
1508

饫闻厌见

成语拼音:
yù wén yàn jiàn
成语解释:
饫闻:饱闻;厌见:饱见。指见闻甚多。
成语出处:
唐·韩愈《燕喜亭记》:“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
1509

燕舞莺啼

成语拼音:
yàn wǔ yīng tí
成语解释:
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此时正值暮春天气,只见一路上有的是红桃绿柳,燕舞莺啼。”
1510

厌闻饫听

成语拼音:
yàn wén yù tīng
成语解释:
谓充分听取。
成语出处:
宋·曾巩《送江任序》:“既已得其所处之乐,而厌闻饫听其人民之事,而江君又有聪明敏急之材。”
1511

燕婉之欢

成语拼音:
yàn wǎn zhī huān
成语解释:
燕婉:像燕子那样温婉和谐。比喻和谐温婉的夫妻之情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1回:“秦晋同盟,成两姓绸缪之好;朱陈媲美,缔百年燕婉之欢。”
1512

言外之味

成语拼音:
yán wài zhī wèi
成语解释:
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
成语出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二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落第二手。”
1513

言无枝叶

成语拼音:
yán wú zhī yè
成语解释:
枝叶:比喻琐细的言辞。形容言词文字简洁,没有枝蔓的言词
成语出处:
《宋史·李沆传》:“内行修谨,言无枝叶。”
1514

言外之意

成语拼音:
yán wài zhī yì
成语解释:
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成语出处: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1515

言微旨远

成语拼音:
yán wēi zhǐ yuǎn
成语解释:
旨:含意。言辞微妙,含意深远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礼部试策王道》:“圣哲垂训,言微旨远。”
1516

言行不贰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ù èr
成语解释:
犹言言行一致。
成语出处:
《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
1517

言行不符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ù fú
成语解释:
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成语出处:
《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始终相悖。”
1518

言笑不苟

成语拼音:
yán xiào bù gǒu
成语解释:
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
成语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变以师道自尊,妆模做样,尽自矜持,言笑不苟。”
1519

言行抱一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ào yī
成语解释:
犹言言行一致。
成语出处:
汉·贾谊《新书·道述》:“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
1520

言行不一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ù yī
成语解释: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成语出处:
《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 yan成语,yan的成语,带yan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