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的成语 (4352个)
-
2121
心口不一
- 成语拼音:
- xīn kǒu bù yī
- 成语解释:
-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 成语出处: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
2122
惜客好义
- 成语拼音:
- xī kè hǎo yì
- 成语解释:
- 谓好客仗义。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我只道你们弟兄心志不坚,原来真个惜客好义。”
-
2123
心口如一
- 成语拼音:
- xīn kǒu rú yī
- 成语解释:
-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 成语出处:
- 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
2124
心旷神怡
- 成语拼音:
- xīn kuàng shén yí
- 成语解释: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成语出处: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2125
乡利倍义
- 成语拼音:
- xiāng lì bèi yì
- 成语解释:
-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乡利倍义乎!”
-
2126
虚论高议
- 成语拼音:
- xū lùn gāo yì
- 成语解释:
- 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 成语出处:
- 《六韬·上贤》:“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
-
2127
心领意会
- 成语拼音:
- xīn lǐng yì huì
- 成语解释:
- 见“心领神会”。
- 成语出处:
- 邹韬奋《经历》:“他们不许用帝国主义,所以各报遇着这个名词,总是写作‘××主义’,读者看得惯了,也就心领意会。”
-
2128
心劳意攘
- 成语拼音:
- xīn láo yì rǎng
- 成语解释:
- 犹心慌意乱。
- 成语出处:
- 元·刘庭信《端正好·金钱问卜》:“一见了神魂飘荡,不由我心劳意攘。”
-
2129
心劳意冗
- 成语拼音:
- xīn láo yì rǒng
- 成语解释:
- 同“心劳意攘”。
- 成语出处:
- 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昨夜个愁没乱更长漏永,今日个神恍惚心劳意冗。”
-
2130
心劳意穰
- 成语拼音:
- xīn láo yì rǎng
- 成语解释:
- 劳:烦;穰:通“攘”,乱。心绪烦乱不宁
- 成语出处:
- 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二折:“每日家作念的如心痒,没日不心劳意穰,常则是心绪悲伤。”
-
2131
心摩意揣
- 成语拼音:
- xīn mó yì chuǎi
- 成语解释:
- 摩:揣测;揣:量度。用心揣摩测度
- 成语出处:
- 唐·薛逢《上中书李舍人启》:“心摩意揣,虑计神筹。”
-
2132
心满意得
- 成语拼音:
- xīn mǎn yì dé
- 成语解释:
- 心中满足,洋洋得意。
- 成语出处:
- 茅盾《子夜》六:“在这些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
2133
心忙意急
- 成语拼音:
- xīn máng yì jí
- 成语解释:
- 犹心慌意乱。
- 成语出处:
- 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一折:“见一人急高呼骤征踠,慌的我兜战马急回还,心忙意急将人盼。”
-
2134
形貌昳丽
- 成语拼音:
- xíng mào yì lì
- 成语解释:
- 昳丽:神采焕发。容貌美丽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2135
心忙意乱
- 成语拼音:
- xīn máng yì luàn
- 成语解释:
- 犹心慌意乱。
- 成语出处:
- 明·郭勋《英烈传》第21回:“要有心忙意乱光景,倘或迟误,枭首示众。”
-
2136
心满意足
- 成语拼音:
- xīn mǎn yì zú
- 成语解释:
- 称心如意;非常满足。
- 成语出处:
- 宋 刘克庄《答欧阳秘书书》:“精义多先儒所未讲,陈言无一字之相袭,虽累数千言,而义理一脉,首尾贯属,读之使人心满意足。”
-
2137
小鸟依人
- 成语拼音:
- xiǎo niǎo yī rén
- 成语解释:
- 指像小鸟一样亲近人。多形容少女或小孩的娇柔可爱。依:依偎。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 长孙无忌传》:“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
2138
息黥补劓
- 成语拼音:
- xī qíng bǔ yì
- 成语解释:
- 谓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后用以喻改过自新。语本《庄子·大宗师》:“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成玄英疏:“我虽
- 成语出处:
- 《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
2139
虚情假意
- 成语拼音:
- xū qíng jiǎ yì
- 成语解释:
- 虚假的情意。指虚伪做作;假装殷勤。
- 成语出处: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我也见出你那心来了,一味在我面上虚情假意,到老还疼你那正经夫妻。”
-
2140
先驱蝼蚁
- 成语拼音:
- xiān qū lóu yǐ
- 成语解释:
- 蝼蚁:蝼蛄和蚂蚁。自己先死埋葬地下,为别人驱除蝼蚁。比喻效命于人,不惜先死。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楚策》:“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
* yi成语,yi的成语,带y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