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的成语 (4352个)

581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成语拼音:
dān zé yì zhé,zhòng zé nán cuī
成语解释:
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从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成语出处:
《北史·吐谷浑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
582

地主之谊

成语拼音:
dì zhǔ zhī yì
成语解释:
即招待外地来的客人;当地主人应尽的义务。地主:当地的主人。谊:情谊。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583

地主之仪

成语拼音:
dì zhǔ zhī yí
成语解释:
见“地主之谊”。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
584

恩断义绝

成语拼音:
ēn duàn yì jué
成语解释:
恩爱情义完全断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绝断没有接续。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马丹阳》:“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585

恩断意绝

成语拼音:
ēn duàn yì jué
成语解释:
恩:恩惠,恩情;意: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成语出处:
明 无名氏《认金梳》第一折:“你若得见了你的亲娘,莫漏泄,休将我恩断意绝,可怜我无家无业。”
586

二而一

成语拼音:
èr ér yī
成语解释:
一演化为二,二合成为一。指同一事物可以演化为对立的两种现象,对立的两种现象可以找到同一根源
成语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0章:“我回答说:‘这是二而一的事情,并不矛盾。’”
587

谔谔以昌

成语拼音:
è è yǐ chāng
成语解释:
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百官敢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588

恩高义厚

成语拼音:
ēn gāo yì hòu
成语解释: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
徽剧《赠剑》:“蒙公主不弃臣陋,恩高义厚。”
589

恶贯已盈

成语拼音:
è guàn yǐ yíng
成语解释:
同“恶贯满盈”。
成语出处:
《金石萃编·唐玄宗〈批答裴耀卿等奏〉》:“小蕃背诞,恶贯已盈。”
590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成语拼音:
èr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成语解释: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成语出处: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四回:“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待他伤了一个,便容易了。”
591

恩绝义断

成语拼音:
ēn jué yì duàn
成语解释:
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索什么恩绝义断写休书。”
592

耳目一新

成语拼音:
ěr mù yī xīn
成语解释:
听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鲜。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
成语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河南王传》:“齐人爱咏,咸日耳目更新。”
593

二三其意

成语拼音:
èr sān qí yì
成语解释: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
594

恩山义海

成语拼音:
ēn shān yì hǎi
成语解释:
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成语出处:
宋·晁端海《卜算子》:“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595

恩深义重

成语拼音:
ēn shēn yì zhòng
成语解释: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596

二童一马

成语拼音:
èr tóng yī mǎ
成语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597

二心两意

成语拼音:
èr xīn liǎng yì
成语解释:
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成语出处:
汉 王充《论衡 閑时》:“夫天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598

恶衣薄食

成语拼音:
è yī bó shí
成语解释:
衣:衣服;薄:淡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
《文中子 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
599

讹以传讹

成语拼音:
é yǐ chuán é
成语解释:
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成语出处: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600

恶衣粗食

成语拼音:
è yī cū shí
成语解释:
恶:坏;衣:衣服;食:事物。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高阳王寺》:“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俭吝,恶衣粗食,食常无肉。”
* yi成语,yi的成语,带y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