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的成语 (4352个)
-
1381
平心易气
- 成语拼音:
- píng xīn yì qì
- 成语解释:
- 见“平心静气”。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3卷:“横渠论看诗,教人平心易气求之,到他说诗,又却不然。”
-
1382
碰一鼻子灰
- 成语拼音:
- pèng yī bí zǐ huī
- 成语解释:
- 想讨好而结果落个没趣
- 成语出处:
- 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你们可能碰一鼻子灰,或者对你们提出的问题不重视,或者对问题见解不同。”
-
1383
平易近民
- 成语拼音:
- píng yì jìn mín
- 成语解释:
- 见“平易近人”。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1384
平易近人
- 成语拼音:
- píng yì jìn rén
- 成语解释:
-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1385
便宜无好货
- 成语拼音:
- pián yí wú hǎo huò
- 成语解释:
- 价格低廉就没有质量好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便宜无好货,这药是吃了不中用的。”
-
1386
旁逸斜出
- 成语拼音:
- páng yì xié chū
- 成语解释:
- 逸:引申为超出。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 成语出处:
- 茅盾《白杨礼赞》:“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
1387
破颜一笑
- 成语拼音:
- pò yán yī xiào
- 成语解释:
- 颜:面容。愁苦的神态一下子笑起来
- 成语出处:
- 鲁迅《奇怪》:“那么,我也来‘破颜一笑’吧——哈!”
-
1388
平原易野
- 成语拼音:
- píng yuán yì yě
- 成语解释:
- 平坦而无险阻的原野。
- 成语出处:
- 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浚于是欲谋大举,乃召端问之,端曰:‘平原易野,贼便于冲突。’”
-
1389
片言一字
- 成语拼音:
- piàn yán yī zì
- 成语解释:
- 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 成语出处:
- 唐 李邕《兖州曲阜县孔子庙碑》:“片言一字,劝善惩恶,诱进后人,启明先觉。”
-
1390
袍泽之谊
- 成语拼音:
- páo zé zhī yì
- 成语解释:
- 袍泽:长袍与内衣,泛指军队中的同事。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友谊
- 成语出处:
-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
1391
劝百讽一
- 成语拼音:
- quàn bǎi fěng yī
- 成语解释:
-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 成语出处: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
1392
穷不失义
- 成语拼音:
- qióng bù shī yì
- 成语解释:
- 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 成语出处:
- 《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
1393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 成语拼音:
- qiān bù yī qiāng,qiān rén yī miàn
- 成语解释:
-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意‘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
-
1394
情不自已
- 成语拼音:
- qíng bù zì yǐ
- 成语解释:
- 犹情不自禁。
- 成语出处: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过一二日,情不自已,修贽复往。”
-
1395
强不知以为知
- 成语拼音:
- qiǎng bù zhī yǐ wéi zhī
- 成语解释:
- 不懂装懂。
- 成语出处:
-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都管强不知以为知,逐叶翻翻,一直翻到后面去。”
-
1396
千疮百痍
- 成语拼音:
- qiān chuāng bǎi yí
- 成语解释:
- 犹千疮百孔。
- 成语出处:
- 刘先煌《飞翔吧,上海机床厂》:“‘中农公司’留下的是千疮百痍的烂摊子。”
-
1397
遣词措意
- 成语拼音:
- qiǎn cí cuò yì
- 成语解释:
- 见“遣辞措意”。
- 成语出处:
- 宋·吴开《优古堂诗话》:“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词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
1398
遣辞措意
- 成语拼音:
- qiǎn cí cuò yì
- 成语解释:
- 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
- 成语出处:
-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辞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
1399
千锤打锣,一锤定声
- 成语拼音:
- qiān chuí dǎ luó,yī chuí dìng shē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成语出处:
- 李文亢《婚事》:“千锤打锣,一锤定声,最后还是中祥开了腔。”
-
1400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成语拼音:
- qiān chuí dǎ luó,yī chuí dìng yīn
- 成语解释: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成语出处:
-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 yi成语,yi的成语,带y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