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的成语 (4352个)

141

不问三七二十一

成语拼音:
bù wèn sān qī èr shí yī
成语解释: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5回:“逛窑姐儿的人,倘给老爷查着了,他不问三七二十一,当街就打。”
142

百无失一

成语拼音:
bǎi wú shī yī
成语解释:
百: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143

百无一成

成语拼音:
bǎi wú yī chéng
成语解释:
百:很多;成:成就。指一事无成
成语出处:
清 曾国藩《复陈右铭太守书》:“在军日久,举业益荒,忽忽衰老,百无一成。”
144

百无一存

成语拼音:
bǎi wú yī cún
成语解释:
存:存在。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指丧失殆尽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多被王仙其作寇残灭,里闾人物,百无一存。”
145

百无一堪

成语拼音:
bǎi wú yī kān
成语解释:
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
成语出处:
《旧唐书 郭子仪传》:“盖以六军之兵,素非精练,皆市肆屠沽之人,务挂虚名,苟避征赋,及驱以就战,百无一堪。”
146

百无一能

成语拼音:
bǎi wú yī néng
成语解释:
什么都不会做。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147

不为已甚

成语拼音:
bù wéi yǐ shèn
成语解释:
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成语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148

百无一是

成语拼音:
bǎi wú yī shì
成语解释: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成语出处: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149

百无一失

成语拼音:
bǎi wú yī shī
成语解释:
失:差错;过错。形容十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也作“百不一失”、“万无一失”。
成语出处:
唐 裴铏《聂隐娘》:“(隐娘)一年后刺猿穴百无一失。”
150

并为一谈

成语拼音:
bìng wéi yī tán
成语解释: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151

百无一用

成语拼音:
bǎi wú yī yòng
成语解释: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成语出处:
清 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152

本位主义

成语拼音:
běn wèi zhǔ yì
成语解释: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成语出处: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153

百星不如一月

成语拼音:
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
成语解释: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成语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154

半信半疑

成语拼音:
bàn xìn bàn yí
成语解释: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155

半心半意

成语拼音:
bàn xīn bàn yì
成语解释:
半:不完全。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不十分热心地,只是敷衍应付
成语出处:
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156

标新创异

成语拼音:
biāo xīn chuàng yì
成语解释:
标:揭出,揭明;异:特别的。指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寄 居室 房舍》:“以构造园亭之胜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如标新创异之文人。”
157

背信负义

成语拼音:
bèi xìn fù yì
成语解释:
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成语出处:
郭沫若《笑早者,祸哉》:“我根本就没有料到,希特勒竟发狂到这样的地步,在一年以前就背信负义,开始去侵犯苏联。”
158

标新竞异

成语拼音:
biāo xīn jìng yì
成语解释:
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 杂觚 文人害国》;“魏大中答萧元恒云:……衡文者日阅数十百卷,皆束书不观,而荒于嬉者之文。得一二标新竞异之文,安得有亟赏之而亟拔之。”
159

标新立异

成语拼音:
biāo xīn lì yì
成语解释:
标:揭举;立:树立。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160

拔新领异

成语拼音:
bá xīn lǐng yì
成语解释:
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
* yi成语,yi的成语,带y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