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的成语 (4352个)

1621

如汤泼蚁

成语拼音:
rú tāng pō yǐ
成语解释:
汤:沸水。像用热水去泼蚂蚁,一泼即散,既而又聚。比喻效果不明显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各处申达表文求救,累次调兵前去征剿交锋,如汤泼蚁。”
1622

仁同一视

成语拼音:
rén tóng yī shì
成语解释:
犹言一视同仁。
成语出处:
《元典章·诏令一·成宗立皇太子诏》:“於戏!庆衍无疆,既正名于国,本仁同一视,尚均福于黎元。”
1623

融为一体

成语拼音:
róng wéi yī tǐ
成语解释:
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成语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1624

人心齐,泰山移

成语拼音:
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
成语解释: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成语出处: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人心齐泰山移蚂蚱还有四两肉一个萝卜一个坑咱们怎么就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呢?”
1625

日新月异

成语拼音:
rì xīn yuè yì
成语解释:
新:更新;异:不同。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成语出处:
宋 林景熙《霁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
1626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成语拼音:
róng xī zhī ān,yī ròu zhī wèi
成语解释:
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成语出处:
《列女传·贤明》:“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1627

仁义道德

成语拼音:
rén yì dào dé
成语解释: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成语出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1628

如蚁附膻

成语拼音:
rú yǐ fù shān
成语解释:
附:趋附;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1629

人一己百

成语拼音:
rén yī jǐ bǎi
成语解释:
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630

让逸竞劳

成语拼音:
ràng yì jìng láo
成语解释:
谓安逸之事互相谦让,劳苦之事互相争抢。
成语出处:
《魏书·孝感传·吴悉达》:“昆弟同居四十余载,闺门和睦,让逸竞劳。”
1631

日以继夜

成语拼音:
rì yǐ jì yè
成语解释: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成语出处:
《国语 吴语》:“孤日夜相继,匍匐就君。”
1632

仁义君子

成语拼音:
rén yì jūn zǐ
成语解释: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成语出处:
《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1633

如蚁慕膻

成语拼音:
rú yǐ mù shān
成语解释:
蚁:蚂蚁。膻:指羊肉的腥臊味。像蚂蚁喜欢有膻味的东西一样。比喻趋附于权威、追名逐利的龌龊行为。亦作“如蚁附膻”、“群蚁附膻”、“众蚁慕膻”、“似蚁贪膻”、“如蝇聚膻”、“如蚋奔酸”。
成语出处:
《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1634

人以群分

成语拼音:
rén yǐ qún fēn
成语解释:
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成语出处:
《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635

日已三竿

成语拼音:
rì yǐ sān gān
成语解释:
同“日上三竿”。
成语出处:
明·王錂《春芜记·探遗》:“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1636

如意算盘

成语拼音:
rú yì suàn pán
成语解释:
比喻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只从好的方面作出打算。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好便宜!你倒会打如意算盘!十三个半月工钱,只付三个月!你同我了事,我却不同你干休!”
1637

日以为常

成语拼音:
rì yǐ wéi cháng
成语解释:
经常做某件事,成了惯例常规。
成语出处:
金·王若虚《辨惑》:“不然则予之耽寝,日以为常,记者语简而不尽其详,亦不可知。”
1638

如愿以偿

成语拼音:
rú yuàn yǐ cháng
成语解释:
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在抚台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后来也祥甫竟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
1639

日异月更

成语拼音:
rì yì yuè gèng
成语解释:
日日不同,月月改变。形容变化快。
成语出处: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文字之变,日异月更,不可穷诘。”
1640

熔于一炉

成语拼音:
róng yú yī lú
成语解释:
熔化在同一个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解难分。
成语出处:
卞之琳《冯文炳选集 序》:“废名在解放前,特别在抗战前,似曾以他独特的方式,把儒释道熔于一炉。”
* yi成语,yi的成语,带y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