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的成语 (242个)

141

吐珠于泽,谁能不含

成语拼音:
tǔ zhū yú zé,shuí néng bù hán
成语解释:
含:衔在嘴里。明珠出于水泽,则人人都会取来衔在嘴里。比喻君权旁落,则人人都要谋夺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峬传》:“故孔子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谕君之权柄外假,则毕竟取以为己利,犹出于泽中,谁能不含。”
142

物不平则鸣

成语拼音: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成语解释:
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
成语出处: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143

闻过则喜

成语拼音:
wén guò zé xǐ
成语解释:
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就心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过:过失、错误。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144

物竞天择

成语拼音:
wù jìng tiān zé
成语解释:
达尔文进化论。谓万物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的发展过程。
成语出处: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
145

物极则反

成语拼音:
wù jí zé fǎn
成语解释:
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成语出处:
《鹖冠子·环流》:“美恶相饰,命曰复周;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146

物极则衰

成语拼音:
wù jí zé shuāi
成语解释:
极:尽头。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衰败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147

温润而泽

成语拼音:
wēn rùn ér zé
成语解释:
比喻人的态度、言语温和柔顺。
成语出处:
《礼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148

物盛则衰

成语拼音:
wù shèng zé shuāi
成语解释:
事物繁盛到极点就会衰败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叔列传》:“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
149

无以塞责

成语拼音:
wú yǐ sè zé
成语解释:
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成语出处:
《汉书 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150

妄言则乱

成语拼音:
wàng yán zé luàn
成语解释:
妄:胡乱。胡言乱语就会出乱子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天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
151

文责自负

成语拼音:
wén zé zì fù
成语解释:
作者对其发表的文章所产生的影响和问题负全责
成语出处:
梁遇春《醉中梦话(一)》:“梦里未必说话,醉中梦话云者,装糊涂,假痴聋,免得‘文责自负’云尔。”
152

物至则反

成语拼音:
wù zhì zé fǎn
成语解释:
同“物极则反”。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
153

小不忍则乱大谋

成语拼音:
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成语解释: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54

学而不思则罔

成语拼音:
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成语解释:
罔:同“惘”,迷惑。只读书而不肯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5

学而优则仕

成语拼音:
xué ér yōu zé shì
成语解释: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成语出处:
《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56

西邻责言

成语拼音:
xī lín zé yán
成语解释:
西邻:西部的邻国;责言:问罪的话。原指秦国(在西)向晋国(在东)问罪。后泛指别人的责备。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157

循名责实

成语拼音:
xún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
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求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循:依着;责:求。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158

相濡以泽

成语拼音:
xiāng rú yǐ zé
成语解释:
濡:沾湿;泽:唾液或汗水。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成语出处:
清·曾国藩《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嘘枯养瘠,相濡以泽。”
159

心亿则乐

成语拼音:
xīn yì zé lè
成语解释:
亿:安。心中安适就会快乐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心亿则乐,窕则不咸。”
160

心之官则思

成语拼音:
xīn zhī guān zé sī
成语解释:
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成语出处:
《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 ze成语,ze的成语,带ze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