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的成语 (4064个)

201

不祥之兆

成语拼音:
bù xiáng zhī zhào
成语解释:
祥:吉利;兆:预兆;苗头。不吉利的预兆。古代人迷信;烧龟甲根据其裂痕的形状和数量占卜吉凶。也作“不祥之征”。
成语出处: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风流阵》:“时议以为不祥之兆,后果有禄山兵乱。”
202

不屑置辩

成语拼音:
bù xiè zhì biàn
成语解释:
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成语出处:
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203

包胥之哭

成语拼音:
bāo xū zhī kū
成语解释:
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204

饱学之士

成语拼音:
bǎo xué zhī shì
成语解释: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205

不孝之子

成语拼音:
bù xiào zhī zǐ
成语解释:
不孝顺的子孙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说他不从。”
206

不祥之征

成语拼音:
bù xiáng zhī zhēng
成语解释:
征:征兆。指不好的预兆
成语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恒水上流有一国,国王小夫人生肉胎,大夫人妒之,言:‘汝之生,不祥之征。’即盛以木函,掷恒水中。”
207

不以辞害志

成语拼音:
bù yǐ cí hài zhì
成语解释: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成语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208

比翼连枝

成语拼音:
bǐ yì lián zhī
成语解释: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09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成语拼音:
bù yīn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
智:聪明才智。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成语出处:
宋·悟明《联灯会要·道本禅师》:“老赵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210

秉要执本

成语拼音:
bǐng yào zhí běn
成语解释: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
211

不义之财

成语拼音:
bù y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成语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212

鲍鱼之次

成语拼音:
bào yú zhī cì
成语解释:
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
成语出处:
《大戴礼记 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王聘珍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213

必由之地

成语拼音:
bì yóu zhī dì
成语解释:
必:一定;由:经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地方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1回:“此人闻得青州有三千银子上京,兖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
214

不易之典

成语拼音:
bù yì zhī diǎn
成语解释:
不变的法则。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颜延之《赭白马赋》:“教敬不易之典,训人必书之举。”
215

伯玉知非

成语拼音:
bó yù zhī fēi
成语解释: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216

布衣之交

成语拼音:
bù yī zhī jiāo
成语解释:
布衣:古时平民的衣著。平民之间交往的友谊。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
217

不易之论

成语拼音:
bù yì zhī lùn
成语解释:
易:变更。不可变更的言论。指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二 宋》:“然佞臣不可执笔,则是不易之论。”
218

必由之路

成语拼音:
bì yóu zhī lù
成语解释: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219

鲍鱼之肆

成语拼音:
bào yú zhī sì
成语解释:
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成语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220

不虞之隙

成语拼音:
bù yú zhī xì
成语解释:
不虞:没有料到;隙:裂痕。指意外的误会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既亲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这日不知为何,二人言语有些不和起来。”
* zhi成语,zhi的成语,带zh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