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的成语 (1107个)
-
661
心中无数
- 成语拼音:
- xīn zhōng wú shù
- 成语解释:
- 指对情况不太了解或处理事情没有把握。数:数目;指掌握的实际情况。
- 成语出处:
- 蒋和森《风萧萧 冲天记一》:“他虽然素称'博学',熟读经史,可是对此却心中无数。”
-
662
胸中无数
- 成语拼音:
- xiōng zhōng wú shù
- 成语解释:
- 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
663
凶终隙末
- 成语拼音:
- xiōng zhōng xì mò
- 成语解释:
- 凶:杀人;隙:嫌隙,仇恨;终、末:最后,结果。指彼此友谊不能始终保持,朋友变成了仇敌。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丹传》:“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
-
664
小忠小信
- 成语拼音:
- xiǎo zhōng xiǎo xìn
- 成语解释:
- 小表忠心,小讲信用。多指借此所采取的手段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4回:“在献公前,小忠小信,贡媚取怜。”
-
665
笑中有刀
- 成语拼音:
- xiào zhōng yǒu dāo
- 成语解释:
-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 成语出处:
- 唐·白居易《天可度》诗:“看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
666
心中有数
- 成语拼音:
- xīn zhōng yǒu shù
- 成语解释:
-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
- 成语出处:
- 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
667
胸中有数
- 成语拼音:
-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 成语解释:
- 指对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主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
-
668
胸中之颖
- 成语拼音:
- xiōng zhōng zhī yǐng
- 成语解释:
- 颖:聪明。心中的聪明才智
- 成语出处:
- 汉·王充《论衡·程材》:“博学览古今,计胸中之颖,出谥十万。”
-
669
胸中正,眸子瞭
- 成语拼音:
- xiōng zhōng zhèng,móu zǐ liǎo
- 成语解释:
- 眸子:瞳仁,眼睛;瞭:明亮。心地纯正,眼睛明亮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
670
一不扭众
- 成语拼音:
- yī bù niǔ zhòng
- 成语解释:
- 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 成语出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细想了想,这事不但无法,而且有理;料是‘一不扭众’,只得点头依允。”
-
671
言必有中
- 成语拼音:
- yán bì yǒu zhòng
- 成语解释:
- 中:关键的地方。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指说话很中肯。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672
言不由衷
- 成语拼音:
- yán bù yóu zhōng
- 成语解释:
-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
673
言不由中
- 成语拼音:
- yán bù yóu zhōng
- 成语解释:
- 见“言不由衷”。
- 成语出处: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
-
674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成语拼音:
- yùn chóu wéi wò zhī zhōng,jué shèng qiān lǐ zhī wài
- 成语解释:
- 运:运筹;帷幄:军用帐幕;千里之外:指战场。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675
语长心重
- 成语拼音:
- yǔ cháng xīn zhòng
- 成语解释:
- 见“语重心长”。
- 成语出处:
- 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符答林琴南君函》:“公书语长心重,深以外间谣诼纷纭集为北京大学惜,甚感。”
-
676
有初鲜终
- 成语拼音:
- yǒu chū xiǎn zhōng
- 成语解释:
- 鲜:少。有开始,很少有终结。指做事有头无尾
- 成语出处:
- 《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677
一唱众和
- 成语拼音:
- yī chàng zhòng hé
- 成语解释:
- 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 成语出处:
-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
-
678
蚁萃螽集
- 成语拼音:
- yǐ cuì zhōng jí
- 成语解释:
- 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 成语出处:
- 《宋书 袁淑传》:“羯寇遗丑,趋致畿甸,蚁萃螽集,闻以崩殪。”
-
679
义胆忠肝
- 成语拼音:
- yì dǎn zhōng gān
- 成语解释:
- 指为人正直忠贞。
- 成语出处:
- 《水浒传》第七二回:“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
680
掩耳盗钟
- 成语拼音:
- yǎn ěr dào zhōng
- 成语解释:
- 亦作“掩耳盗锺”。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 成语出处:
- 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 zhong成语,zhong的成语,带zhong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