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的成语 (304个)

141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成语拼音:
shuǐ kě zài zhōu,yì kě fù zhōu
成语解释: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成语出处:
《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142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成语拼音:
shuǐ néng zài zhōu,yì néng fù zhōu
成语解释:
载:承载;覆:倾覆。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事物有利有害
成语出处: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则浮,违则没。”
143

顺水推舟

成语拼音:
shùn shuǐ tuī zhōu
成语解释: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成语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144

顺水行舟

成语拼音:
shùn shuǐ xíng zhōu
成语解释:
同“顺水推船”。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
145

事生肘腋

成语拼音:
shì shēng zhǒu yè
成语解释:
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成语出处:
《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146

深文周纳

成语拼音:
shēn wén zhōu nà
成语解释:
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把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给人硬加罪名。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
147

深文周内

成语拼音:
shēn wén zhōu nèi
成语解释: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狱,必以情本伦常依法比,不为深文周内。”
148

神州赤县

成语拼音:
shén zhōu chì xiàn
成语解释:
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唐刘禹锡《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书》:“盖神州赤县,尊有所厌,非他土之比。”后遂以“赤县神州”或“神州赤县”为中国的别称。
成语出处:
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49

谇帚德锄

成语拼音:
suì zhǒu dé chú
成语解释: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成语出处: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150

神州华胄

成语拼音:
shén zhōu huá zhòu
成语解释:
神州:中国;华:华夏民族;胄:后代。指华夏民族的后代。指中国人
成语出处:
鲁迅《忽然想到》:“况且我们是神州华胄。”
151

神州陆沉

成语拼音:
shén zhōu lù chén
成语解释:
神州:指中国;陆沉:陆地无水而沉。中国大陆沉沦。比喻领土被敌人侵占。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152

扫帚星

成语拼音:
sào zhǒu xīng
成语解释:
彗星。骂被认为带来灾祸的人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7回:“你这个小贱人,命带扫帚星!进门不到一年,先扫死了丈夫,再把公公的差使扫掉了。”
153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成语拼音:
shuǐ zé zài zhōu,shuǐ zé fù zhōu
成语解释: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成语出处:
《孙卿子》:“孔子对鲁哀公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不危焉。’”
154

天潢贵胄

成语拼音:
tiān huáng guì zhòu
成语解释:
指皇族或其后裔。
成语出处: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第七卷:“天潢贵胄,大臣礼当致敬。”
155

通宵彻昼

成语拼音:
tōng xiāo chè zhòu
成语解释:
指整天整夜。
成语出处:
宋·韩琦《广陵大雪》诗:“通宵彻昼不暂停,堆积楼台满溪谷。”
156

同舟敌国

成语拼音:
tóng zhōu dí guó
成语解释: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成语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157

同舟而济

成语拼音:
tóng zhōu ér jì
成语解释:
济:渡水。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158

同舟共济

成语拼音:
tóng zhōu gòng jì
成语解释:
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
成语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159

同舟共命

成语拼音:
tóng zhōu gòng mìng
成语解释:
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成语出处: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二回:“占光又催着道:‘我们此刻,统共一十四个人,真正同舟共命,务求大家想个法子,脱了干系才好。’”
160

吞舟漏网

成语拼音:
tūn zhōu lòu wǎng
成语解释:
见“吞舟是漏”。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宽斯严,简斯定,吞舟漏网,而不敢再触梁笱者何也?”
* zhou成语,zhou的成语,带zhou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