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i的成语 (293个)

201

油嘴狗舌

成语拼音:
yóu zuǐ gǒu shé
成语解释:
抹了油的嘴,像狗一样的舌头。形容说话油滑,内容低劣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你会唱的甚么好成样的套数儿,左右是几句,东沟窝,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
202

油嘴花唇

成语拼音:
yóu zuǐ huā chún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油滑虚浮。
成语出处:
清·李玉《清忠谱·创祠》:“日日假忙,说道某乡绅叫管家来邀;时时捣鬼,说道某官府着农民相召。止不过油嘴花唇,无非要骗人钱钞。”
203

有嘴没舌

成语拼音:
yǒu zuǐ méi shé
成语解释:
形容不善言辞。
成语出处:
204

掩罪饰非

成语拼音:
yǎn zuì shì fēi
成语解释:
掩:遮盖。掩饰错误和罪过
成语出处:
《明史·徐学诗传》:“盖嵩权力足以假手下石……文词便给足以掩罪饰非。”
205

有嘴无心

成语拼音:
yǒu zuǐ wú xīn
成语解释:
犹言有口无心。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无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
206

言者无罪

成语拼音:
yán zhě wú zuì
成语解释:
言者:说话的人。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
成语出处: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207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成语拼音:
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成语解释: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成语出处:
《诗经 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208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成语拼音:
yán zhī wú zuì,wén zhī zú jiè
成语解释:
言:说话;闻:听话;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成语出处:
清·汪琬《诗说序》:“诗独主志,所为主文谲谏,与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者,其词则隐,其旨则微。”
209

鹰嘴鹞目

成语拼音:
yīng zuǐ yào mù
成语解释:
形容外貌奸诈凶狠。
成语出处:
于劭溯《月落屋梁》:“那老头有五个儿子,个个鹰嘴鹞目如狼似虎。”
210

油嘴油舌

成语拼音:
yóu zuǐ yóu shé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油滑轻浮。
成语出处:
《西游记》第三六回:“你这游方和尚,便是有些油嘴油舌的说话。”
211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成语拼音:
yán zhī zhě wú zuì,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
成语解释:
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话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成语出处: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212

罪不及孥

成语拼音:
zuì bù jí nú
成语解释:
孥:妻子与儿女的统称。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虽然罪不及孥,只是我死之后,无路可投。”
213

罪不可逭

成语拼音:
zuì bù kě huàn
成语解释:
罪责不可逃避。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某等不能速来归顺,罪不可逭。”
214

罪不容死

成语拼音:
zuì bù róng sǐ
成语解释:
罪恶极大,处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15

罪不容诛

成语拼音:
zuì bù róng zhū
成语解释:
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216

罪不胜诛

成语拼音:
zuì bù shèng zhū
成语解释:
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词林 鼎甲常为庶常》:“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什仅得一二。修史之卤莽,罪不胜诛矣。”
217

罪大恶极

成语拼音:
zuì dà è jí
成语解释:
罪恶大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218

嘴大喉咙小

成语拼音:
zuǐ dà hóu lóng xiǎo
成语解释:
吃得进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成语出处:
219

嘴多舌长

成语拼音:
zuǐ duō shé cháng
成语解释:
好闲谈,好传播流言蜚语
成语出处:
220

罪当万死

成语拼音:
zuì dāng wàn sǐ
成语解释:
形容罪恶极大。
成语出处:
《汉书 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
* zui成语,zui的成语,带zu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