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不字的成语 (3354个)
-
2081
巧不胜拙
- 成语拼音:
- qiǎo bù shèng zhuō
- 成语解释:
- 拙:笨拙。有时巧捷不如笨拙
- 成语出处:
- 《清史稿·艺术·江之桐传》:“洎乎接刃,则霍然而去。故曰‘巧不胜拙’。”
-
2082
犬不夜吠
- 成语拼音:
- quǎn bù yè fèi
- 成语解释:
- 吠:狗叫。形容社会治安良好,没有盗贼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6卷:“在任治得路不拾遗,犬不夜吠,丰稔年熟。”
-
2083
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
- 成语拼音:
- qióng bù yǔ fù dòu,fù bù yǔ guān dòu
- 成语解释:
- 穷:穷人;富:富人;斗:争夺,斗争;官:官吏。穷人斗争不过富人,富人斗不过官府
- 成语出处: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回:“自古道:‘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况在途路之中,众人只得隐忍,自行收拾。”
-
2084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 成语拼音:
- qián bù zhāo cūn,hòu bù zhāo diàn
- 成语解释:
-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 成语出处: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弄得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上梢没下梢。”
-
2085
情不自禁
- 成语拼音:
- qíng bù zì jīn
- 成语解释:
-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 成语出处:
- 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
2086
情不自堪
- 成语拼音:
- qíng bù zì kān
- 成语解释:
- 无法忍受自己的感情
- 成语出处:
-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生捧书悲咽,情不自堪。”
-
2087
情不自胜
- 成语拼音:
- qíng bù zì shèng
- 成语解释:
- 胜:承受。无法忍受自己的感情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宋明帝《罪始王休仁诏》:“官寻悲痛,情不自胜。”
-
2088
情不自已
- 成语拼音:
- qíng bù zì yǐ
- 成语解释:
- 犹情不自禁。
- 成语出处: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过一二日,情不自已,修贽复往。”
-
2089
强不知以为知
- 成语拼音:
- qiǎng bù zhī yǐ wéi zhī
- 成语解释:
- 不懂装懂。
- 成语出处:
-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都管强不知以为知,逐叶翻翻,一直翻到后面去。”
-
2090
青春不再
- 成语拼音:
- qīng chūn bù zài
- 成语解释:
- 再:两次或第二次。青春过后就不会再来。形容青春时光宝贵
- 成语出处:
- 茅盾《幻灭》:“如果她也有悲哀的时候,大概是想起青春不再。”
-
2091
气度不凡
- 成语拼音:
- qì dù bù fán
- 成语解释:
- 气:气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 成语出处:
- 王朔《空中小姐》:“我那时的确也有些气度不凡。”
-
2092
庆吊不通
- 成语拼音:
- qìng diào bù tōng
- 成语解释:
- 庆:贺喜;吊:吊唁。不予贺喜、吊唁。指不与人来往
- 成语出处:
- 章炳麟《平等论》:“是四类者,庆吊不通,婚媾不遂,载在册府,世世无有移易。”
-
2093
庆吊不行
- 成语拼音:
- qìng diào bù xíng
- 成语解释:
- 庆:贺喜;吊:吊唁。不予贺喜、吊唁。原指不与人来往。后形容关系疏远。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荀爽传》:“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
-
2094
群而不党
- 成语拼音:
- qún ér bù dǎng
- 成语解释:
- 群:合群。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 成语出处:
- 《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2095
器二不匮
- 成语拼音:
- qì èr bù kuì
- 成语解释:
- 比喻东西有储备,就不怕短缺。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君异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匮,君二多难。”
-
2096
锲而不舍
- 成语拼音:
- qiè ér bù shě
- 成语解释: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成语出处:
-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2097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成语拼音:
- 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 成语解释:
-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
2098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 成语拼音:
- qiān fū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
- 成语解释:
- 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同“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讲田友直字序》:“韩城田益,字迁之。黄庭坚以谓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独取诸此?某曰:夫直者,刚者之长也。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2099
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
- 成语拼音:
- qiǎo fù zuò bù dé wú miàn bó tuō
- 成语解释:
- 馎饦:汤饼。如果没有米面,最灵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饭食来。比喻缺乏必要的条件,事情不可能做到
- 成语出处:
- 宋·陈亮《又壬寅夏书》:“富家之积蓄皆尽矣,若今更不雨,恐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
-
2100
确固不拔
- 成语拼音:
- què gù bù bá
- 成语解释:
- 见“确乎不拔”。
- 成语出处:
-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因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自信,所以决不会理会偶像保护者的嘲骂。”
* 不的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包含不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