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不字的成语 (3354个)
-
2261
势不可遏
- 成语拼音:
- shì bù kě è
- 成语解释:
- 犹势不可当。
- 成语出处:
- 唐·裴铏《传奇·韦自东》:“自东不顾,仗剑奋衣而往,势不可遏。”
-
2262
时不可逢
- 成语拼音:
- shí bù kě féng
- 成语解释:
- 逢:遭遇,遇见。大好时机平日不易遇到
- 成语出处:
- 《魏书·薛安都传》:“机事难遇,时不可逢。”
-
2263
死不开口
- 成语拼音:
- sǐ bù kāi kǒu
- 成语解释: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成语出处:
- 老舍《四世同堂》:“别跟我装蒜了,死不开口。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的小命攥在我手心里。”
-
2264
俗不可耐
- 成语拼音:
- sú bù kě nài
- 成语解释:
- 庸俗得使人受不了。俗:庸俗;耐:忍受。
- 成语出处: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
2265
俗不堪耐
- 成语拼音:
- sú bù kān nài
- 成语解释:
- 俗:庸俗;堪:可;耐:忍受。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 成语出处:
- 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但这种俗不堪耐的广告对于我也觉得有几份依依欲动的神气了。”
-
2266
时不可失
- 成语拼音:
- shí bù kě shī
- 成语解释:
- 时:时机,机会;失:错过。抓住时机,不可错过。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秦策四》:“臣闻敌不可易,时不可失。”
-
2267
势不可为
- 成语拼音:
- shì bù kě wéi
- 成语解释:
- 为:做,干。大势已去,无能为力
- 成语出处: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俦诸将而语之。”
-
2268
俗不可医
- 成语拼音:
- sú bù kě yī
- 成语解释:
- 俗气已深,不可救药。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2269
势不两存
- 成语拼音:
- shì bù liǎng cún
- 成语解释:
- 见“势不两立”。
- 成语出处:
- 《韩非子·孤愤》:“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法术之士焉得不危?”
-
2270
势不两立
- 成语拼音:
- shì bù liǎng lì
- 成语解释:
-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
2271
誓不两立
- 成语拼音:
- shì bù liǎng lì
- 成语解释:
- 发誓不跟敌人并存。形容双方仇恨极深。
- 成语出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
2272
势不两全
- 成语拼音:
- shì bù liǎng quán
- 成语解释:
- 势:情势,状况。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今弟遘恶,此势不两全。”
-
2273
食不累味
- 成语拼音:
- shí bù lèi wèi
- 成语解释:
- 同“食不二味”。
- 成语出处:
- 《晋书·石季龙载记》:“士阶三尺,茅茨不翦,食不累味,刑措不用。”
-
2274
死不瞑目
- 成语拼音:
- sǐ bù míng mù
- 成语解释:
- 死了也不闭眼。指人将要死之时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来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实现;死不甘心。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
2275
疏不谋亲
- 成语拼音:
- shū bù móu qīn
- 成语解释:
- 疏:疏远;谋:图谋,营求。关系疏远者不会去离间关系亲近的
- 成语出处:
- 汉·刘向《说苑·臣术》:“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
-
2276
食不念饱
- 成语拼音:
- shí bù niàn bǎo
- 成语解释:
- 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今虽已老,而复‘戒之在得’,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
2277
三不拗六
- 成语拼音:
- sān bù niù liù
- 成语解释:
- 谓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
- 成语出处:
- 明·冯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自古道三不拗六,他每都是城狐社鼠,俺也革不了他的积弊。”
-
2278
四不拗六
- 成语拼音:
- sì bù niù liù
- 成语解释:
- 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
- 成语出处:
- 明 杨慎《鲁之郊禘辨》:“古语云‘三占从二’,今谚云‘四不拗六’,言贵从众也。”
-
2279
食不求饱
- 成语拼音:
- shí bù qiú bǎo
- 成语解释:
- 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
-
2280
食不求甘
- 成语拼音:
- shí bù qiú gān
- 成语解释:
- 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节俭。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
* 不的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包含不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