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不字的成语 (3354个)
-
1161
怫然不悦
- 成语拼音:
- fú rán bù yuè
- 成语解释:
- 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
- 成语出处:
-
1162
艴然不悦
- 成语拼音:
- fú rán bù yuè
- 成语解释:
- 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 成语出处:
- 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
1163
法不容情
- 成语拼音:
- fǎ rù róng qíng
- 成语解释:
- 在法律面前不能容许人情宽容
- 成语出处:
-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十回:“金学曾实不忍伤害这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但法不容情。”
-
1164
奋身不顾
- 成语拼音:
- fèn shēn bù gù
- 成语解释:
- 犹奋不顾身。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与章子厚书》:“愚夫小人,以一言感发,犹能奋身不顾,以遂其言。”
-
1165
肥水不落旁人田
- 成语拼音:
- féi shuǐ bù luò páng rén tián
- 成语解释:
- 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 成语出处:
-
1166
肥水不落外人田
- 成语拼音:
- féi shuǐ bù luò wài rén tián
- 成语解释:
- 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 成语出处:
- 沈从文《一个大王》:“俗话说‘肥水不落外人田’,因此一排人把步枪上了刺刀,守在门边,预备给这弁目过不去。”
-
1167
反水不收
- 成语拼音:
- fǎn shuǐ bù shōu
- 成语解释:
- 水已泼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虽仲尼为相,孙子为将,犹恐无能为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
1168
覆水不收
- 成语拼音:
- fù shuǐ bù shōu
- 成语解释:
- 覆:翻、倾倒。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
-
1169
风丝不透
- 成语拼音:
- fēng sī bù tòu
- 成语解释:
- 透:通过,穿过。风刮不进,雨透不过。形容封闭十分紧密
- 成语出处: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1回:“村庄本不甚大,三百名官兵……团圆周匝,围得风丝不透。”
-
1170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成语拼音:
- fán shì yù zé lì,bù yù zé fèi
- 成语解释: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1171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成语拼音:
- fán shì yù zé lì,bù yù zé fèi
- 成语解释:
- 豫:通“预”,事先准备。指做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1172
方头不劣
- 成语拼音:
- fāng tóu bù liè
- 成语解释:
- 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 成语出处:
- 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四折:“俺这里有个裴炎,好生方头不劣。”
-
1173
方头不律
- 成语拼音:
- fāng tóu bù lǜ
- 成语解释:
- 见“方头不劣”。
- 成语出处:
- 元·郑廷玉《金凤钗》:“见一个方头不律的人,欺侮一个老年,打扯他跳河。”
-
1174
粪土不如
- 成语拼音:
- fèn tú bù rú
- 成语解释:
- 还比不上粪便和泥土。形容极无价值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单可恨的,偏生要把前妻男女,百般凌虐,粪土不如。”
-
1175
犯天下之不韪
- 成语拼音:
-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éi
- 成语解释:
- 犯:触犯;不韪:不是,错误。公然做天下都认为最大错误的事情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
1176
分文不名
- 成语拼音:
- fēn wén bù míng
- 成语解释:
- 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 成语出处:
- 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他自己穷得分文不名,还要支持那两三间破烂的会址,招待许多左派文人。”
-
1177
分文不取
- 成语拼音:
- fēn wén bù qǔ
- 成语解释:
- 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懒龙分文不取,也不问多少,尽数与了贫儿。”
-
1178
分文不受
- 成语拼音:
- fēn wén bù shòu
- 成语解释:
- 分:指银子计量的最小单位;文:指制钱的最小单位。一个钱也不接受。比喻不计报酬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3回:“供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分文不受。”
-
1179
分文不少
- 成语拼音:
- fēn wén bù shǎo
- 成语解释:
- 丝毫没有短少
- 成语出处:
- 施蛰存《牛奶》:“柳先生虽然每到月底总付清了钱,分文不少,可惜他的洋派太大。”
-
1180
分文不值
- 成语拼音:
- fēn wén bù zhí
- 成语解释:
- 形容毫无价值
- 成语出处: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
* 不的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包含不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