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举字的成语 (167个)

141

兴会标

成语拼音:
xìng huì biāo jǔ
成语解释:
兴会:情趣,兴致;标:高超。形容文章情致高超
成语出处:
《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之兴会标,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142

飞升

成语拼音:
xiá jǔ fēi shēng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143

兴灭

成语拼音:
xīng miè jǔ fèi
成语解释:
兴:兴起。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
成语出处:
明·刘基《杞子来潮》:“胥教胥海,以引以为翼,以继武王周公兴灭废之心,可也。”
144

轩然霞

成语拼音:
xuān rán xiá jǔ
成语解释:
像云霞高高飘。形容俊美潇洒。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令稽王来,轩轩如朝霞。”
145

选贤

成语拼音:
xuǎn xián jǔ néng
成语解释:
贤人;荐能人。
成语出处:
《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146

轩轩韶

成语拼音:
xuān xuān sháo jǔ
成语解释:
仪态轩昂就像朝霞飘蓝天似的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林公道王长史,敛衿作一来,何其轩轩韶。”
147

成名

成语拼音:
yī jǔ chéng míng
成语解释:
原指一旦科;就会名闻天下。现在指因某一件事一下子就出了名。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国子监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成名而东。”
148

高飞

成语拼音:
yuǎn jǔ gāo fēi
成语解释:
:起飞。飞得又高又远。指摆脱困境,躲避到远方。比喻前程广大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我看令郎相貌魁梧,长大来必然前程万里,远高飞,就取个‘飞’字为名,表字‘鹏’,何如?”
149

延颈

成语拼音:
yán jǐng jǔ zhǒng
成语解释:
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法箧》:“今遂至使民延颈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
150

两便

成语拼音:
yī jǔ liǎng biàn
成语解释:
:做事。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落得永远快活,且又不担干系,岂非一两便!”
151

两得

成语拼音:
yī jǔ liǎng dé
成语解释:
:做事。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
成语出处:
《晋书 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两得,外实内宽。”
152

两全

成语拼音:
yī jǔ liǎng quán
成语解释:
谓一措而能顾全两面。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郭淮传》:“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两全之策也。”
153

两失

成语拼音:
yī jǔ liǎng shī
成语解释:
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
成语出处:
《纲鉴抄略》:“朝廷一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154

千里

成语拼音:
yī jǔ qiān lǐ
成语解释:
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千里。”
155

三反

成语拼音:
yī jǔ sān fǎn
成语解释:
《论语·述而》:“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6

手之劳

成语拼音:
yī jǔ shǒu zhī láo
成语解释:
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成语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手一投足之劳也。”
157

万里

成语拼音:
yī jǔ wàn lǐ
成语解释:
见“一千里”。
成语出处:
《晋书·慕容盛载记》:“当如鸿鹄高飞,一万里,不可坐待罟网。”
158

一动

成语拼音:
yī jǔ yī dòng
成语解释: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一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著力。”
159

褎然

成语拼音:
yòu rán jǔ shǒu
成语解释:
褎然:出众的样子;:推;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
成语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褎然为首。”
160

言谈

成语拼音:
yán tán jǔ zhǐ
成语解释:
人的言语、动、行为。
成语出处:
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 举的成语,带举字的成语,包含举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