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之字的成语 (1982个)
-
461
付之梨枣
- 成语拼音:
- fù zhī lí zǎo
- 成语解释:
- 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
- 成语出处: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段序》:“然欲付梨枣而啬于资,素愿莫偿,恒深歉怅。”
-
462
放之四海而皆准
- 成语拼音:
-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成语解释:
- 放:放置;之:代词;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463
付之逝水
- 成语拼音:
- fù zhī shì shuǐ
- 成语解释:
- 付:交给;之:它。扔在流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 成语出处:
- 清·汤斌《汤子遗书·请旨行取疏》:“亲朋为之惋惜:以为半生功名付之逝水。”
-
464
父子无隔宿之仇
- 成语拼音:
- fù zǐ wú gé sù zhī chóu
- 成语解释:
- 宿:夜。父子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指仇怨容易消除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
-
465
付之一炬
- 成语拼音:
- fù zhī yī jù
- 成语解释: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成语出处:
- 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466
付之一哂
- 成语拼音:
- fù zhī yī shěn
- 成语解释:
- 哂:微笑。用笑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 成语出处:
- 《清史稿·沈文奎传》:“上无日:‘此难能’,更无日,‘乃公从马上得之’,乌用此迂儒之常谈,而付之一哂也。”
-
467
付之一叹
- 成语拼音:
- fù zhī yī tàn
- 成语解释:
- 叹一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前日之事,我也不计较长短,付之一叹罢了。”
-
468
付之一笑
- 成语拼音:
- fù zhī yī xiào
- 成语解释:
- 用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 成语出处: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三》:“以此知《义海》、《西清》寡陋,而妄为之说,可付之一笑。”
-
469
覆舟之戒
- 成语拼音:
- fù zhōu zhī jiè
- 成语解释:
- 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 成语出处:
- 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
470
风烛之年
- 成语拼音:
- fēng zhú zhī nián
- 成语解释:
-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成语出处:
-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
471
非知之难,行之惟艰
- 成语拼音:
- fēi zhī zhī nán,xíng zhī wéi jiān
- 成语解释:
- 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 成语出处:
-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非知之难,行之惟艰;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
472
反掌之易
- 成语拼音:
- fǎn zhǎng zhī yì
- 成语解释:
- 反掌:反手。比喻事情十分容易办到
- 成语出处: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六卷:“得了两州,心中大喜,不胜矜夸,谓取宋天下如反掌之易耳。”
-
473
釜中之鱼
- 成语拼音:
- fǔ zhōng zhī yú
- 成语解释:
- 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不能久活
- 成语出处:
- 《元史 王荣祖传》:“彼小国负险自守,釜中之鱼,非久自死。”
-
474
风中之烛
- 成语拼音:
- fēng zhōng zhī zhú
- 成语解释:
- 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 成语出处:
- 明 李贽《覆邓石阳书》:“犹闻拜疾趋,全不念风中之烛,灭在俄顷。”
-
475
非战之罪
- 成语拼音:
- fēi zhàn zhī zuì
- 成语解释:
- 罪:罪过。不是战争本身的过失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
476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成语拼音:
-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
- 成语解释:
- 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477
管鲍之好
- 成语拼音:
- guǎn bào zhī hǎo
- 成语解释:
-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 成语出处:
- 郭沫若《再谈蔡文姬的》:“家公与蔡伯有管鲍之好。”
-
478
管鲍之交
- 成语拼音:
- guǎn bào zhī jiāo
- 成语解释:
- 管鲍:指春秋时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为知交。指朋友的友谊很深。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479
割臂之盟
- 成语拼音:
- gē bì zhī méng
- 成语解释:
-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成语出处: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
480
干城之将
- 成语拼音:
- gān chéng zhī jiàng
- 成语解释:
-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 成语出处:
- 《诗经·周南·兔罝》:“纠纠武夫,公侯干城。”《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 之的成语,带之字的成语,包含之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