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之字的成语 (1982个)

801

君子交接如水

成语拼音:
jūn zǐ zhī jiāo jiē rú shuǐ
成语解释:
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故君子接如水,小人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802

箕帚使

成语拼音:
jī zhǒu zhī shǐ
成语解释:
持箕帚,以供扫除役。借作己妻谦称。
成语出处:
《韩诗外传》卷九:“楚庄王使使赍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使,愿入计。’”
803

可乘

成语拼音:
kě chéng zhī jī
成语解释:
乘:凭借;利用;机:机会。可以利用的机会。
成语出处:
《晋书 吕篡传》:“宜缮甲养锐,劝课农殖,待可乘机,然后一举荡灭。”
804

可乘

成语拼音:
kě chéng zhī xì
成语解释:
隙:空子;机会;弱点;漏洞。可以利用的空子。
成语出处:
宋 晁补《上皇帝论北事书》:“当是时,皆有可乘隙,而中国不取。”
805

昆弟

成语拼音:
kūn dì zhī hǎo
成语解释:
昆:哥哥。像兄弟一样要好。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传》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妇,结昆弟好,三晋莫不悚惧,争献地以事秦。”
806

夸诞

成语拼音:
kuā dàn zhī yǔ
成语解释:
夸诞:荒诞不经。指荒诞不切实际的话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道虚》:“自知以必然事见责于世,则作夸诞语。”
807

扩而充

成语拼音:
kuò ér chōng zhī
成语解释:
扩:扩展。扩大范围,充实内容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矣。”
808

困而学

成语拼音:
kùn ér xué zhī
成语解释: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成语出处:
《论语·季氏》:“生而知者,上也;学而知者,次也;困而学,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09

口耳

成语拼音:
kǒu ěr zhī xué
成语解释: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成语出处:
荀况《荀子 劝学》:“小人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810

口腹

成语拼音:
kǒu fù zhī lěi
成语解释:
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成语出处:
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811

狂瞽

成语拼音:
kuáng gǔ zhī shuō
成语解释:
狂:轻狂;瞽:盲目。愚妄无知的言论
成语出处:
《南史·虞寄传》:“使得尽狂瞽说,披肝胆诚。”
812

枯槁

成语拼音:
kū gǎo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枯槁:瘦瘠。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招士士兴朝,中民士荣官,筋力士矜雅,勇敢士奋患,兵革士乐战,枯槁士宿名。”
813

狂瞽

成语拼音:
kuáng gǔ zhī yán
成语解释:
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辞。亦作“狂瞽说”。
成语出处: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伏愿陛下采臣狂瞽言,参以刍尧议,冀千虑一得,衮职有补。”
814

枯骨

成语拼音:
kū gǔ zhī yú
成语解释:
枯骨:白骨,引申为死人。比喻垂死的人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卷:“华存卑贱,枯骨余。自处尘垢,久染浊秽。”
815

匡合

成语拼音:
kuāng hé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匡:纠正;匡合:把天下纳入正轨。指治理国家的功劳
成语出处: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齐桓设庭燎礼,故有匡合功。”
816

葵藿

成语拼音:
kuí huò zhī xīn
成语解释:
葵:葵花;藿:藿香。葵花和藿香倾向太阳。比喻心向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谢清明日赐新火状》:“仰如日,空倾葵藿心。”
817

亢极

成语拼音:
kàng jí zhī huǐ
成语解释:
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成语出处:
《周易 干》:“上九,亢龙有悔。《晋书 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悔,忽穷高凶。弃五岳安,居累卵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818

坎井

成语拼音:
kǎn jǐng zhī wā
成语解释:
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子独不闻夫坎井蛙乎?谓东海鳖曰:‘吾乐与!’”
819

硁硁

成语拼音:
kēng kēng zhī jiàn
成语解释: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820

硁硁

成语拼音:
kēng kēng zhī xìn
成语解释: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固执的信念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6回:“主公犹执硁硁信,隐忍不言。”
* 之的成语,带之字的成语,包含之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