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之字的成语 (1982个)
-
1061
犬马之劳
- 成语拼音:
- quǎn mǎ zhī láo
- 成语解释:
- 犬马: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替主子奔走的犬马;以表示忠诚。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 成语出处:
- 《晋书 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思帷盖之报,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
-
1062
犬马之力
- 成语拼音:
- quǎn mǎ zhī lì
- 成语解释:
- 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不才愿施犬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
-
1063
犬马之恋
- 成语拼音:
- quǎn mǎ zhī liàn
- 成语解释:
- 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 成语出处:
- 唐 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
-
1064
犬马之命
- 成语拼音:
- quǎn mǎ zhī mìng
- 成语解释:
- 命:生命。对自己生命的谦称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
-
1065
犬马之年
- 成语拼音:
- quǎn mǎ zhī nián
- 成语解释:
- 犹犬马齿。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曹植《黄初六年令》:“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此难能也。”
-
1066
犬马之心
- 成语拼音:
- quǎn mǎ zhī xīn
- 成语解释:
- 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
-
1067
犬马之养
- 成语拼音:
- quǎn mǎ zhī yǎng
- 成语解释:
- 供养父母的谦辞。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1068
畎亩之中
- 成语拼音:
- quǎn mǔ zhī zhōng
- 成语解释:
- 畎亩:田间。泛指乡下民间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让壬》:“后之为人也,居于畎亩之中,而游尧之门。”
-
1069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成语拼音:
- 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 成语解释: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成语出处:
-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1070
强弩之极
- 成语拼音:
- qiáng nǔ zhī jí
- 成语解释:
- 犹强弩之末。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
1071
强弩之末
- 成语拼音:
- qiáng nǔ zhī mò
- 成语解释:
-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时;失去了攻击力。用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尽头。比喻原本强大;可现在已衰竭无力了。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
1072
挈瓶之知
- 成语拼音:
- qiè píng zhī zhì
- 成语解释:
-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 成语出处:
- 《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礼也。”《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
-
1073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 成语拼音:
- qiè píng zhī zhì,shǒu bù jiǎ qì
- 成语解释: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
-
1074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 成语拼音:
- qiè píng zhī zhì,shǒu bù jiǎ rén
- 成语解释: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 成语出处:
- 明·归有光《乞休申文》:“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
1075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 成语拼音:
- qiè píng zhī zhī,bù shī shǒu qì
- 成语解释: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
1076
群起而攻之
- 成语拼音:
- qún qǐ ér gōng zhī
- 成语解释:
- 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1077
千秋之后
- 成语拼音:
- qiān qiū zhī hòu
- 成语解释:
- 人死后的婉称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千秋之后,传梁王。”
-
1078
求全之毁
- 成语拼音:
- qiú quán zhī huǐ
- 成语解释:
- 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
1079
区区之见
- 成语拼音:
- qū qū zhī jiàn
- 成语解释:
- 区区:微小。狭隘的见识
- 成语出处:
- 清·叶燮《原诗·外篇下》:“若腐儒区区之见,句束而字缚之,援引以附会古人,反失古人之真矣。”
-
1080
迁乔之望
- 成语拼音:
- qiān qiáo zhī wàng
- 成语解释:
- 迁乔:升职或迁居。高升的希望
- 成语出处:
- 晋·桓温《荐谯元彦表》:“中华有顾瞻之哀,幽谷无迁乔之望。”
* 之的成语,带之字的成语,包含之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