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之字的成语 (1982个)
-
1601
一朝之患
- 成语拼音:
- yī cháo zhī huàn
- 成语解释:
- 突然发生的祸患。
- 成语出处:
- 《礼记·檀弓上》:“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楚国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费无忌谗杀伍奢、白州犁而吴侵境不绝于寇,楚国群臣有一朝之患。”
-
1602
榆次之辱
- 成语拼音:
- yú cì zhī rǔ
- 成语解释:
- 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 成语出处:
- 《史记 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
1603
御敌于国门之外
- 成语拼音:
- yù dí yú guó mén zhī wài
- 成语解释:
- 御:抵挡;国门:京都城门,边界线。将敌人阻挡在境外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今有御人国门之外者。”
-
1604
一得之功
- 成语拼音:
- yī dé zhī gōng
- 成语解释:
- 一得:一点儿心得;功:成绩。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指微小的成功。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1605
一定之规
- 成语拼音:
- yī dìng zhī guī
- 成语解释:
- 一定的规律或规则。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 成语出处:
- 郭小川《新路歌》:“历史的发展,有它新陈代谢的一定之规。”
-
1606
一得之见
- 成语拼音:
- yī dé zhī jiàn
- 成语解释:
- 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1607
有道之士
- 成语拼音:
- yǒu dào zhī shì
- 成语解释:
- 明白事理的人
- 成语出处: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
1608
燕岱之石
- 成语拼音:
- yān dài zhī shí
- 成语解释:
- 比喻庸才下品。
- 成语出处:
- 隋 江总《让尚书令表》:“谬以商丘之木,遂比舟楫之材;燕岱之石,混同瑚琏之器。”
-
1609
一洞之网
- 成语拼音:
- yī dòng zhī wǎng
- 成语解释:
- 只有一个洞的网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
1610
一得之愚
- 成语拼音:
- yī dé zhī yú
- 成语解释:
-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1611
要而论之
- 成语拼音:
- yào ér lùn zhī
- 成语解释:
- 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 成语出处:
- 《天讨 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要而论之,满人之人中国也,据其土地山河,窃棋子女玉帛……固古人所谓倒行逆施者矣。”
-
1612
引而伸之
- 成语拼音:
- yǐn ér shēn zhī
- 成语解释:
- 伸:展开。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
- 成语出处:
- 《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
1613
引而申之
- 成语拼音:
- yǐn ér shēn zhī
- 成语解释:
- 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
- 成语出处:
- 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引而申之,以究万原。”
-
1614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 成语拼音:
- yán ér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 成语解释:
-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成语出处:
- 北周 庚信《燕射歌辞 角调曲》:“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
-
1615
尤而效之
- 成语拼音:
- yóu ér xiào zhī
- 成语解释:
- 谓明知其为错误而有意仿效之。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
1616
要而言之
- 成语拼音:
- yào ér yán zhī
- 成语解释:
- 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 成语出处:
- 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为己思治。”
-
1617
一饭之德
- 成语拼音:
- yī fàn zhī dé
- 成语解释:
- 喻微小的恩德。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
1618
一饭之恩
- 成语拼音:
- yī fàn zhī ēn
- 成语解释:
- 一餐饭的恩德。指小恩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切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
-
1619
榆枋之见
- 成语拼音:
- yú fāng zhī jiàn
- 成语解释:
- 榆枋,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
- 成语出处:
- 《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蜩与学鸠笑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1620
于飞之乐
- 成语拼音:
- yú fēi zhī lè
- 成语解释:
- 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
- 成语出处:
-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翩翩其羽。”
* 之的成语,带之字的成语,包含之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