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之字的成语 (1982个)

1661

一家

成语拼音:
yī jiā zhī zhǔ
成语解释:
家庭的当家人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秦重道:‘妈妈是一家主,有甚烦难?’”
1662

一家

成语拼音:
yī jiā zhī zhǎng
成语解释:
家庭的当家人
成语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六章:“一家长冒起宗就断然决定:所有男丁立即剃掉头发。”
1663

欲加

成语拼音:
yù jiā zhī zuì
成语解释:
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罪,其无辞乎?”
1664

欲加罪,何患无辞

成语拼音:
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成语解释:
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罪,其无辞乎?”
1665

一孔

成语拼音:
yī kǒng zhī jiàn
成语解释:
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成语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1666

晏开

成语拼音:
yàn kāi zhī jǐng
成语解释:
晏,晚也。有警急则门开得晚也。形容时世不安宁。
成语出处:
《后汉书 耿国传》:“令东扞鲜卑,北拒匈妈,率厉四夷,完复边郡,使塞下无晏开警。”
1667

迂阔

成语拼音:
yū kuò zhī lùn
成语解释:
远而不切实际的谈论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答宾戏》:“彼岂乐为迂阔哉。”
1668

雨露

成语拼音:
yǔ lù zhī ēn
成语解释:
滋生万物的雨露的恩情。比喻恩泽、恩情。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恩,幽遐必被;而犬马恋,亲近为荣。”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天文》:“望切者,若云霓望;思深者,如雨露恩。”
1669

倚闾

成语拼音:
yǐ lǘ zhī sī
成语解释:
闾:古代里巷的门。靠在门上,想念亲人。指子女思念父母等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住了两个月,忽动力倚闾思,遂买了回家人情物事。”
1670

月露

成语拼音:
yuè lù zhī tǐ
成语解释:
喻指辞藻华美而内容空乏的诗文。语本《隋书·李谔传》:“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奇,争一字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状。”
成语出处:
语本《隋书·李谔传》:“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奇,争一字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状。”
1671

意料

成语拼音:
yì liào zhī wài
成语解释:
没有想到的。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意料外,并且大动干戈,用兵征剿。”
1672

倚闾

成语拼音:
yǐ lǘ zhī wàng
成语解释:
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9回:“姑母接了此信,见了阿妹,也好放心,也免许多倚闾望。”
1673

倚庐

成语拼音:
yǐ lú zhī wàng
成语解释:
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成语出处:
唐·骆宾王《上廉使启》:“虽噬脐思归,空轸倚庐望;而啮臂未仕,非图高盖荣。”
1674

一面

成语拼音:
yī miàn zhī cí
成语解释:
单方面的言辞;即某一个方面的意见。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今日若听此一面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1675

溢美

成语拼音:
yì měi zhī cí
成语解释:
溢: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过分吹嘘的话语。亦作“溢美言”。
成语出处: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高雨农序》:“雨农遽为序,且有溢美辞。”
1676

一面

成语拼音:
yī miàn zhī cí
成语解释:
见“一面词”。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1677

鱼米

成语拼音:
yú mǐ zhī dì
成语解释:
见“鱼米乡”。
成语出处:
元·柯丹邱《荆钗记·参相》:“江西是鱼米地。”
1678

一面

成语拼音:
yī miàn zhī jiāo
成语解释:
只见过一面的交情。表示交情不深。
成语出处:
汉 崔寔《本论》:“且观世人相论也,徒以一面交,定臧否决。”
1679

盈满

成语拼音:
yíng mǎn zhī jiù
成语解释:
财富过于充足会招致祸患。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折像传》:“吾门户殖财日久,盈满咎,道家所忌。”
1680

盐梅

成语拼音:
yán méi zhī jì
成语解释:
比喻可托付重任。
成语出处:
语出《书 说命下》:“若作和羹,乐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
* 之的成语,带之字的成语,包含之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