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之字的成语 (1982个)

161

柏舟

成语拼音:
bǎi zhōu zhī jié
成语解释: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同“柏舟誓”。
成语出处:
宋 朱熹《与陈师中书》:“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节。”
162

炳烛

成语拼音:
bǐng zhú zhī míng
成语解释:
炳烛:点燃蜡烛。指不能持久的光亮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建本》:“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光;老而好学,如炳烛明。”
163

柏舟

成语拼音:
bǎi zhōu zhī shì
成语解释:
誓:盟约,诺言。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
成语出处:
《诗经 鄘风 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
164

变徵

成语拼音:
biàn zhǐ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徵:古代五音一;变徵:指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四音级。指悲凉的音乐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声,士皆垂泪涕泣。”
165

杯中

成语拼音:
bēi zhōng zhī wù
成语解释: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同“杯中物”。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一生挣得一副好酒量,闷来时只是饮酒,尽醉方休,日常饭食,有一顿,没一顿,都不计较,单少不得杯中物。”
166

抱柱

成语拼音:
bào zhù zhī xìn
成语解释:
后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成语出处: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167

半子

成语拼音:
bàn zǐ zhī yì
成语解释:
半子:女婿。半个儿子的情分
成语出处:
《旧唐书·回纥传》:“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
168

奔走

成语拼音:
bēn zǒu zhī yǒu
成语解释:
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何嵎》:“袁绍慕,私与往来,结为奔走友。”
169

不治

成语拼音:
bù zhì zhī zhèng
成语解释: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成语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170

操必胜

成语拼音:
cāo bì shèng zhī quàn
成语解释:
操:掌握;券:凭证。手里掌握必胜的凭证。指十分有把握
成语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解》:“故明主操必胜数,以治必用民。”
171

唇齿

成语拼音:
chún chǐ zhī bāng
成语解释: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势故也。”
172

尺寸

成语拼音:
chǐ cùn zhī bǐng
成语解释:
柄:权力。指尺寸长大小的权力。比喻微小的权力。
成语出处:
《史记 魏豹彭越列传赞》:“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得摄尺寸柄。
173

尺寸

成语拼音:
chǐ cùn zhī dì
成语解释:
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成语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而齐尺寸地无得,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174

陈蔡

成语拼音:
chén cài zhī è
成语解释:
陈蔡:春秋时期的陈国和蔡国;厄:灾难。形容旅途中被生活所困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君子厄于陈蔡间,无上下交也。”
175

尺寸

成语拼音:
chǐ cù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尺寸:形容数量少。微末的功劳。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
176

仓卒

成语拼音:
cāng cù zhī jì
成语解释:
仓卒:仓促,匆忙。匆忙间。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裴松注引《文士传》:“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在仓卒际,强弱未分。”
177

初度

成语拼音:
chū dù zhī chén
成语解释:
初度:初生时;辰:日子。指生日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离骚》:“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178

恻怛

成语拼音:
cè dá zhī xīn
成语解释:
见“恻隐心”。
成语出处:
晋·苻郎《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心焉?!”
179

乘敌

成语拼音:
chéng dí zhī xì
成语解释:
乘:趁;隙:裂缝。利用敌人的空子
成语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自古无不犯错误的将军,敌人有岔子可寻,正如我们自己也难免出岔子,乘敌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180

楚歌

成语拼音:
chǔ gē zhī jì
成语解释:
《汉书·高帝纪下》:“扞刘邦呴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后因用“楚歌计”谓攻心术。
成语出处:
《汉书·高帝纪下》:“扞刘邦呴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
* 之的成语,带之字的成语,包含之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