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人字的成语 (1275个)

1101

废言

成语拼音:
yǐ rén fèi yán
成语解释:
由于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
成语出处: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不以废言。”
1102

狗儿不露齿

成语拼音:
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òu chǐ
成语解释:
比喻真正厉害的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成语出处: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狗儿不露齿。”
1103

高升,众得济

成语拼音:
yī rén gāo shēng,zhòng rén dé jì
成语解释:
比喻一个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也都跟着沾光
成语出处: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一高升,众得济。你一个挣钱,一大家子不受急窄了。”
1104

何篡

成语拼音:
yì rén hé cuàn
成语解释:
:射鸟的;篡:取得。射鸟的无法取得。旧喻贤者隐处,免落入暴乱者之手。
成语出处:
汉·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何篡焉?”
1105

斤斧

成语拼音:
yǐng rén jīn fǔ
成语解释:
同“郢匠挥斤”。
成语出处:
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观鱼台》:“庄子谈空惠子听,郢斤斧俟忘形。莫嗟质丧无知者,对石何妨自说经。”
1106

斤斫

成语拼音:
yǐng rén jīn zhuó
成语解释:
同“郢匠挥斤”。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诗:“郢斤斫无痕迹,仙衣裳弃刀尺。”
1107

口实

成语拼音:
yí rén kǒu shí
成语解释:
贻:给;口实:话柄;即可让利用的口实。指做事说话不小心;给留下话柄。
成语出处:
清 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安得有此巨款?如此事果成,必贻口实。”
1108

口实

成语拼音:
yǔ rén kǒu shí
成语解释:
予:给予;口实:话柄。给留下指责的话柄
成语出处:
1109

篱下

成语拼音:
yī rén lí xià
成语解释:
依:依附,依靠;篱:篱笆。依附于他篱笆下。指依靠他生活。
成语出处:
《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篱下?”
1110

庐下

成语拼音:
yǐ rén lú xià
成语解释:
指依靠别生活。
成语出处:
郭沫若《芭蕉花》:“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
1111

立志,万夫莫夺

成语拼音:
yī rén lì zhì,wàn fū mò duó
成语解释:
形容志向坚定,别很难改变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五卷:“正是‘一立志,万夫莫夺。’”
1112

眉睫

成语拼音:
yǎng rén méi jié
成语解释:
指看别的脸色行事。
成语出处:
《北史 崔亮传》:“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眉睫乎!”
1113

以容取

成语拼音:
yǐ róng qǔ rén
成语解释:
只凭容貌来衡量的品质和才能。
成语出处:
《韩非子·显学》:“孔子曰:‘以容取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乎,失之宰予。”《孔子家语·子路初见》:“以容取,则失之子羽; 以辞取,则失之宰予。”
1114

清致

成语拼音:
yǎ rén qīng zhì
成语解释:
见“雅深致”。
成语出处:
清·梁章钜《浪迹续谈·不食物单》:“《随园食单》所讲求烹调之法,率皆常味蔬菜,并无山海奇珍,不失雅清致。”
1115

成语拼音:
yán rén rén shū
成语解释:
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有各的意见。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殊,参未知所定。”
1116

入胜

成语拼音:
yǐn rén rù shèng
成语解释:
胜:引进入佳境。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
成语出处: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着胜地。”
1117

拥孺,抱稚子

成语拼音:
yōng rú rén,bào zhì zǐ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1118

善射,百夫决拾

成语拼音:
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
成语解释:
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夫一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1119

深致

成语拼音:
yǎ rén shēn zhì
成语解释:
雅:高雅,高尚;致:情趣。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的言谈举止不俗。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深致。”
1120

为鉴

成语拼音:
yǐ rén wéi jiàn
成语解释:
《书·酒诰》:“古有言曰:‘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后以“以为鉴”谓将别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
成语出处:
《书·酒诰》:“古有言曰:‘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 人的成语,带人字的成语,包含人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