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众字的成语 (195个)

181

星拱月

成语拼音:
zhòng xīng gǒng yuè
成语解释: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人拥戴一人或物围绕一物。同“星攒月”。
成语出处:
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大红宝石。在它的周围又加星拱月,环绕着好些较小的红宝石。”
182

星环极

成语拼音:
zhòng xīng huán jí
成语解释:
比喻物围绕一物或人拥戴一人。
成语出处:
《论语 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星共之。”北辰,北极星。共,“拱”的古字,环绕。汉 张衡《西京赋》:“譬如星之环极,叛赫戏以辉煌。”
183

喣飘山

成语拼音:
zhòng xǔ piāo shān
成语解释:
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喣漂山”。
成语出处:
《后汉书 第五伦传》:“喣飘山,聚蚊成雷,盖骄佚所从生也。”
184

喣漂山

成语拼音:
zhòng xǔ piāo shān
成语解释:
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成语出处:
《汉书 中山靖王胜传》:“夫喣漂山,聚蚊成雷。”
185

星捧月

成语拼音:
zhòng xīng pěng yuè
成语解释:
多的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人拥护某人;也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喻若星拱明月。”
186

喣山动

成语拼音:
zhòng xǔ shān dòng
成语解释:
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喣漂山”。
成语出处: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喣山动。”
187

议成林

成语拼音:
zhòng yì chéng lín
成语解释:
人的议论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成语出处:
《淮南子 说山训》:“议成林,无翼而飞。”高诱注:“人皆议平地生林,无翼之禽能飞,凡人信之以为实然也。”
188

议纷纭

成语拼音:
zhòng yì fēn yún
成语解释:
纷纭:多而杂乱。指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成语出处: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55回:“有言宜调代辽氏貉诸附属之兵,与国家出力者,议纷纭。”
189

造言惑

成语拼音:
zào yán huò zhòng
成语解释:
惑:迷惑。制造谣言迷惑群
成语出处:
清·壮者《扫迷帚》第十回:“老兄六尺须眉,何苦同妇人女子一般识见,造言惑,说得天花乱坠,凿凿有据呢!”
190

造谣惑

成语拼音:
zào yáo huò zhòng
成语解释:
制造谣言;迷惑群
成语出处:
邹鲁《江苏光复纪事》:“又都督府颁发暂行军律:一临阵退缩者斩,一强奸妇女者斩,一骚扰百姓者斩,一造谣惑者斩。”
191

怨之的

成语拼音:
zhòng yuàn zhī dì
成语解释:
人怨恨的目标。
成语出处: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可见得我们就这大关的事不是好事,我这当督检的,还是怨之的呢。”
192

阳之长

成语拼音:
zhòng yáng zhī zhǎng
成语解释:
太阳的别称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李寻传》:“夫日者阳之长,辉光所烛,万里同晷。”
193

志成城

成语拼音: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成语解释:
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 大。城;城墙。
成语出处:
《国语 周语下》:“心成城,口铄金。”
194

醉独醒

成语拼音:
zhòng zuì dú xǐng
成语解释:
比喻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195

啄同音

成语拼音:
zhòng zhòu tóng yīn
成语解释:
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成语出处: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 上海罢市救亡史》:“和会方开,公论犹在。青岛归我,啄同音。”
* 众的成语,带众字的成语,包含众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