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名字的成语 (343个)

161

满天下

成语拼音:
míng mǎ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天下闻。形容声极大。
成语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162

门望族

成语拼音:
míng mén wàng zú
成语解释:
门:豪门。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即如家嫂,是门望族,他本族本家进士一大堆,他偏是异样的难讲。”
163

隐姓

成语拼音:
mái míng yǐn xìng
成语解释:
隐:隐瞒。隐瞒自己的真实姓,不让别人知道
成语出处:
明·无氏《杨家将演义》第八卷:“后遂化鹤回家,埋隐姓,生下你兄弟姊妹,幸今都已长成。”
164

门右族

成语拼音:
míng mén yòu zú
成语解释:
门:有声望的豪门。有声望的世族之家
成语出处:
宋·朱熹《小学·嘉言》:“余见门右族……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
165

卿巨公

成语拼音:
míng qīng jù gōng
成语解释:
声的权贵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序》:“自明道、景佑以来,卿巨公,往往见于余文矣。”
166

美其

成语拼音:
měi qí míng yuē
成语解释:
给予一个好听的字(称)叫做……
成语出处:
鲁迅《藤野先生》:“美其曰‘富士山’。”
167

倾一时

成语拼音:
míng qīng yī shí
成语解释:
倾:倾慕,钦佩。在一个时期内声很大
成语出处:
《清史稿·艺术·王时敏传附原祁》:“王翚倾一时,原祁高旷之致实过之。”
168

实不副

成语拼音:
míng shí bù fù
成语解释:
称;副:相称,相符合。声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而无印信,实不副。”
169

师出高徒

成语拼音:
míng shī chū gāo tú
成语解释: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成语出处:
钱钟书《围城》:“顾先生摇头道:‘唉!师出高徒,师出高徒。”
170

山大川

成语拼音:
míng shān dà chuān
成语解释:
的高山和大河。
成语出处: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山大川。”
171

士风流

成语拼音:
míng shì fēng liú
成语解释:
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172

胜古迹

成语拼音:
míng shèng gǔ jì
成语解释: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的地方。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173

声过实

成语拼音:
míng shēng guò shí
成语解释:
声超过实际。指虚有其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豨传赞》:“及为将军守边,招致宾客而下士,声过实。”
174

声籍甚

成语拼音:
míng shēng jí shèn
成语解释:
比喻声极大。
成语出处:
《史记·陆贾列传》:“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声籍甚。”
175

书锦轴

成语拼音:
míng shū jǐn zhóu
成语解释:
书:书写,记载;锦轴:史书。把字留在史书上
成语出处:
《神童诗·劝学》:“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姓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176

实难副

成语拼音:
míng shí nán fù
成语解释:
声大,实际才能与声不相称。
成语出处:
《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之下,其实难副。”
177

山胜川

成语拼音:
míng shān shèng chuān
成语解释:
风景优美的著河山。
成语出处:
《晋书 孙统传》:“居职不留心碎务,纵意游肆,山胜川,靡不穷究。”
178

士夙儒

成语拼音:
míng shì sù rú
成语解释:
士:有的人;夙儒:有学问的人。知人士和老学者
成语出处:
《新唐书·萧复传》:“复衣垢弊,居一室,学自力,非士夙儒不与游。”
179

山胜水

成语拼音:
míng shān shèng shuǐ
成语解释:
见“山胜川”。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4卷:“从来天子建都之处,人杰地灵,自然山胜水,凑着赏心乐事。”
180

山事业

成语拼音:
míng shān shì yè
成语解释:
指著作。
成语出处:
王西彦《乡下朋友》:“庄道耕就一直躲在文化中心大城市,专心于山事业。”
* 名的成语,带名字的成语,包含名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