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善字的成语 (172个)

121

始令终

成语拼音:
shàn shǐ lìng zhōng
成语解释:
同“终”。
成语出处:
三国·魏·嵇康《琴赋》:“即丰赡以多姿,又始而令终。”
122

守死

成语拼音:
shǒu sǐ shàn dào
成语解释:
用生命保护道的完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道。”
123

成语拼音:
shàn sòng shàn dǎo
成语解释:
关于颂扬,关于祝祷。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祷。”
124

成语拼音: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成语解释: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束。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老,终。”
125

恶恶

成语拼音:
shàn shàn wù è
成语解释:
称赞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恶,爱憎分明。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强国》:“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
126

之地

成语拼音:
shǒu shàn zhī dì
成语解释:
①指首都。②最好的地方。
成语出处:
《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自京师始。”
127

之区

成语拼音:
shǒu shàn zhī qū
成语解释:
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成语出处:
鲁迅《彷徨 示众》:“首之区的西域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
128

文能武

成语拼音:
shàn wén néng wǔ
成语解释:
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则为那文能武人千里。”
129

为说辞

成语拼音:
shàn wéi shuō cí
成语解释:
说辞:讲话。形容很会讲话。后指替人说好话。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为说辞。”
130

与人交

成语拼音:
shàn yǔ rén jiāo
成语解释:
于与别人交朋友。
成语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与人交,久而敬之。’”
131

成语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
成语解释:
: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32

报,恶有恶报

成语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成语解释:
谓行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
成语出处:
《缨络经 有行无行品》:“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报,恶有恶报。’”
133

游者溺

成语拼音:
shàn yóu zhě nì
成语解释: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成语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夫游者溺,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134

自为谋

成语拼音:
shàn zì wéi móu
成语解释:
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君子曰:‘自为谋。’”
135

推贤进

成语拼音:
tuī xián jìn shàn
成语解释:
推荐贤士,引进好人。
成语出处:
唐·苏鹗《杜阳杂编》上卷:“上亲自考试,用绝请托之门,是时文学相高,公道大振,得路者咸以推贤进为意。”
136

推贤举

成语拼音:
tuī xián jǔ shàn
成语解释:
推:举荐。举荐贤士,引进好人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喜孜孜推贤举,永绵绵龙虎风云。”
137

推贤乐

成语拼音:
tuī xián lè shàn
成语解释:
推:推崇;乐:爱好。推崇贤人,爱好
成语出处:
《晋书·傅玄传》:“疾恶如仇,推贤乐,常慕季文子、仲山甫之志。”
138

恶不去

成语拼音:
wù bù qù shàn
成语解释:
不因为厌恶某人而否定他的优点。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义之经也。”
139

武不

成语拼音:
wǔ bù shàn zuò
成语解释: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成语出处:
《西游记》第六三回:“常言道:‘武不作’,但只怕起手处不得留情,一时间伤了你的性命。”
140

最乐

成语拼音:
wéi shàn zuì lè
成语解释:
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事的格言。
成语出处: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最乐。”
* 善的成语,带善字的成语,包含善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