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国字的成语 (232个)
-
201
忧国奉公
- 成语拼音:
- yōu guó fèng gōng
- 成语解释:
- 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祭遵传》:“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
202
殃国祸家
- 成语拼音:
- yāng guó huò jiā
- 成语解释:
- 殃:造祸为害。使国家家庭受到祸害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萧衍《净业赋》:“前轮折轴,后车覆轨,殃国祸家,亡身绝祀。”
-
203
益国利民
- 成语拼音:
- yì guó lì mín
- 成语解释:
- 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 成语出处:
- 《周书·文帝纪下》:“参考变通,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新制。”
-
204
有国难投
- 成语拼音:
- yǒu guó nán tóu
- 成语解释:
- 有国家却不能回去。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我这里叫尽屈有谁来分剖,送的我眼睁睁有国难投。”
-
205
忧国如家
- 成语拼音:
- yōu guó rú jiā
- 成语解释:
- 忧:忧虑。忧虑国事,就像忧虑家事一样
- 成语出处:
- 汉·汉成帝《赐翟方进册》:“君其孰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
206
一国三公
- 成语拼音:
- yī guó sān gōng
- 成语解释:
-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
207
忧国忘家
- 成语拼音:
- yōu guó wàng jiā
- 成语解释:
- 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
208
忧国忘私
- 成语拼音:
- yōu guó wàng sī
- 成语解释:
- 忧:忧虑。忧虑国事,忘记了私事
- 成语出处:
- 《古文苑·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
-
209
忧国忘身
- 成语拼音:
- yōu guó wàng shēn
- 成语解释:
- 忧:忧虑。一心忧虑国事,忘了自身安危
- 成语出处:
- 《晋书·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考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
-
210
忧国恤民
- 成语拼音:
- yōu guó xù mín
- 成语解释:
- 恤:体恤。忧虑国事,体恤百姓
- 成语出处:
- 汉·徐幹《中论·谴交》:“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道讲德也。”
-
211
忧国忧民
- 成语拼音:
- yōu guó yōu mín
- 成语解释:
-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
212
裕国足民
- 成语拼音:
- yù guó zú mín
- 成语解释:
- 裕:富饶。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 成语出处:
- 明·张居正《答应天巡抚论大政大典》:“且此项钱粮,贮积甚多,将来裕国足民,更不外索。”
-
213
于家为国
- 成语拼音:
- yú jiā wéi guó
- 成语解释:
- 为国家为人民。
- 成语出处:
-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知你结勾他邦,可甚于家为国。”
-
214
于民润国
- 成语拼音:
- yú mín rùn guó
- 成语解释:
- 润:滋益,有利。对人民对国家都有好处
- 成语出处:
-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蜘蛛有丝,损人利己;蚕腹有丝,于民润国。”
-
215
裕民足国
- 成语拼音:
- yù mín zú guó
- 成语解释:
- 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 成语出处:
-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
-
216
隐若敌国
- 成语拼音:
- yǐn ruò dí guó
- 成语解释:
-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
-
217
隐然敌国
- 成语拼音:
- yǐn rán dí guó
- 成语解释:
- 见“隐若敌国”。
- 成语出处:
- 宋·阳枋《谢交割启》:“隐然敌国,咸称细柳之真;贤若长城,岂类棘门之戏。”
-
218
以身报国
- 成语拼音:
- yǐ shēng bào guó
- 成语解释:
- 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宁愿为国家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
- 成语出处:
- 《魏书 辛雄传》:“卿等备位纳言,当以身报国。”
-
219
以身许国
- 成语拼音:
- yǐ shēn xǔ guó
- 成语解释:
- 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苟。
- 成语出处:
- 《南史 羊侃传》:“久以淡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
-
220
以身殉国
- 成语拼音:
- yǐ shēng xùn guó
- 成语解释:
- 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 成语出处:
- 南朝 梁 沈约《宋书 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 国的成语,带国字的成语,包含国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