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安字的成语 (259个)

181

去危就

成语拼音:
qù wēi jiù ān
成语解释:
离开危险,达到平
成语出处:
《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182

人不自

成语拼音:
rén bù zì ān
成语解释:
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成语出处:
《魏书 慕容盛传》:“于是上下震局,人不自,虽忠诚亲戚,亦佥怀离贰。”
183

日近长

成语拼音:
rì jìn cháng ān yuǎn
成语解释:
:西,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因问明帝:‘汝意谓长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184

入土为

成语拼音:
rù tǔ wéi ān
成语解释:
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胡涂世界》:“舍妹已断了气,也该出殡了。在家虽好,但一则火烛当心,二者死者亦可以早些入土为。”
185

攘外

成语拼音:
rǎng wài ān nèi
成语解释: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定内部,排除外患。
成语出处: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内攘外之能。”
186

容膝之,一肉之味

成语拼音:
róng xī zhī ān,yī ròu zhī wèi
成语解释:
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成语出处:
《列女传·贤明》:“今以容膝之,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187

就危

成语拼音:
shě ān jiù wēi
成语解释:
舍:放弃;就:趋,从。舍弃逸而趋于危险。形容违背常情,不理智
成语出处:
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延州逼近贼锋,而能舍逸以就危隘,虽古人不逮也。”
188

气定

成语拼音:
shén ān qì dìng
成语解释:
神:精神。指内心十分
成语出处:
金·王丹桂《洞仙歌·示门人》:“下虔心,苦志挫锐摧强;忘宠辱,自得神气定。”
189

气集

成语拼音:
shén ān qì jí
成语解释:
精神定,气息凝集。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拿些姜汤灌他,他微微开口,咽下去了;又调些粥汤来灌他,弄了三四更天气,看看苏醒,神气集。”
190

毋躁

成语拼音:
shǎo ān wù zào
成语解释:
毋:不要。暂且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成语出处:
唐 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所为,少无躁。”
191

无躁

成语拼音:
shǎo ān wú zào
成语解释:
稍稍静,不要急躁。
成语出处:
唐·韩愈《答吕医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无躁。”
192

勿躁

成语拼音:
shǎo ān wù zào
成语解释:
少:略微;定;躁:急躁。稍微耐心点,不要急躁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愿少勿躁!且待千秋军火到此,一探彼会内情,如有实际,再谋举事。”
193

毋躁

成语拼音:
shāo ān wú zào
成语解释:
稍:稍微;毋:不要。稍微静一下,不要急躁
成语出处: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皓(带着那种稍毋躁的神色):不,不,你让她自己考虑。”
194

守道

成语拼音:
shǒu dào ān pín
成语解释:
坚守正道,于贫穷。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
成语出处:
《旧唐书·王及善等人传赞》:“守道贫,坏远当仁。”
195

守分

成语拼音:
shǒu fēn ān cháng
成语解释:
信守本分,于故常。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常,你可仔细!”
196

食甘寝

成语拼音:
shí gān qǐn ān
成语解释:
见“食甘寝宁”。
成语出处:
《北史·恩幸传·赵默》:“及诉将获罪,默因构成以诛之,然后食甘寝,志于职事。”
197

损人

成语拼音:
sǔn rén ān jǐ
成语解释:
损人利己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你那厮损人己,惹下祸灾。”
198

塞翁失马,知非福

成语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
成语解释: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知非福?”
199

上下相

成语拼音:
shàng xià xiāng ān
成语解释:
上下:指尊卑、长幼、上级与下级;稳,定。上面和下面,相无事
成语出处:
《晋书·束皙传》:“主无骄肆之怒,臣无嫠缨之请,上下相,率礼从道。”
200

随遇而

成语拼音:
suí yù ér ān
成语解释:
随:顺从;遇:遭遇;然自得。顺从环境的变化而然自得;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
* 安的成语,带安字的成语,包含安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