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安字的成语 (259个)

241

一枕槐

成语拼音:
yī zhěn huái ān
成语解释:
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槐,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
242

忘危

成语拼音:
zhī ān wàng wēi
成语解释:
只知道过太平日子而忘记了危险的时候
成语出处:
晋·潘岳《秋兴赋》:“彼知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243

阻兵

成语拼音:
zú bīng ān rěn
成语解释:
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权;忍:于做残忍的事情。形容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忍:阻兵无众,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244

坐不

成语拼音:
zuò bù ān xí
成语解释: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席。”
245

竹报平

成语拼音:
zhú bào píng ān
成语解释:
指平家信。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成语出处: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
246

转侧不

成语拼音:
zhuǎn cè bù ān
成语解释:
转侧:移换方位。形容心有所思,睡不稳的状态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案书》:“二语不定,转侧不。”
247

治国

成语拼音:
zhì guó ān bāng
成语解释: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定。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248

治郭

成语拼音:
zhì guō ān bāng
成语解释:
犹治国邦。
成语出处: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间有古之长仆,亦有治郭邦之功,救世保民之力,其形象概亦毁之,其意何也?”
249

治国

成语拼音:
zhì guó ān mín
成语解释:
治:治理;:使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其业的意思。治理国家;使百姓定。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民之本也。”
250

掷果潘

成语拼音:
zhì guǒ pān ān
成语解释:
旧时比喻为女子所爱慕的美男子。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251

正襟

成语拼音:
zhèng jīn ān zuò
成语解释:
正襟:正一正衣襟。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卷:“昔贬涪州,过汉江,中流船几覆,举舟之人皆号泣,伊川但正襟坐,心存诚敬,已而船及岸。”
252

治乱

成语拼音:
zhì luàn ān wēi
成语解释:
使纷乱的社会得到整治,危急的局势得以
成语出处:
宋·苏轼《东坡集·司马温公行状》:“其余非天下所以治乱危者,皆不载。”
253

坐立不

成语拼音:
zuò lì bù ān
成语解释:
坐着站着都不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
254

知命

成语拼音:
zhī mìng ān shēn
成语解释:
命:命运。服从命运,于自身所处的地位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滓范叔》第一折:“量范雎是一愚瞽之夫,则可待时守分,知命身,未敢希望功名也。”
255

自我

成语拼音:
zì wǒ ān wèi
成语解释:
指自己慰自己
成语出处:
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我看没有这种自我慰的根据。”
256

坐卧不

成语拼音:
zuò wò bù ān
成语解释:
坐不稳;睡不。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
成语出处:
《坛经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
257

转危为

成语拼音:
zhuǎn wēi wéi ān
成语解释:
由危险转为平。危:危险。
成语出处:
汉 刘向《书录》:“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运亡为存,亦可喜,亦可观。”
258

众心不

成语拼音:
zhòng xīn bù ān
成语解释:
指民心不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京房《易传》曰:‘众心不,君政厥妖,豕入居室。’”
259

惴惴不

成语拼音:
zhuì zhuì bù ān
成语解释: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 安的成语,带安字的成语,包含安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