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归字的成语 (174个)

161

纵虎

成语拼音:
zòng hǔ guī shān
成语解释:
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纵:放;释放。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162

众毁所

成语拼音:
zhòng huǐ suǒ guī
成语解释:
毁:毁谤。众人的毁谤在一起。形容被大家所不齿
成语出处: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不寒而栗。”
163

昼锦荣

成语拼音:
zhòu jǐn róng guī
成语解释:
白天穿着锦绣衣服回故里。比喻做官后重返家乡,非常荣耀
成语出处:
明·王彦贞《小桃红·西厢百咏》曲:“承恩亲自日边来,端的喝声采,昼锦荣宠光大。”
164

振旅而

成语拼音:
zhèn lǚ ér guī
成语解释:
振旅:整军,休整部队;:返回。军队作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而返回。指部队作战胜利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
165

众流

成语拼音:
zhòng liú guī hǎi
成语解释:
大小河流同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
成语出处:
唐 杜甫《长江》诗之二:“众流海意,万国奉君心。”
166

众目所

成语拼音:
zhòng mu suǒ guī
成语解释:
附,趋向。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一处。形容一致赞赏
成语出处:
《宣和画谱·道释·辛澄》:“澄尝于蜀中大圣寺画僧伽及诸变相,士女倾城邑往观焉,……兹乃众目所,不待较而可得矣。”
167

众望所

成语拼音:
zhòng wàng suǒ guī
成语解释:
众人的希望所集中的(望:希望;期望;:集中)。形容群众中威望很高。
成语出处:
宋 陆游《贺礼部曾侍郎启》:“所养既厚,万钧亦何足言;众望所,九迁犹以为缓。”
168

众望攸

成语拼音:
zhòng wàng yōu guī
成语解释:
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成语出处:
《晋书 解系阎鼎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曾无与二。”
169

众望有

成语拼音:
zhòng wàng yǒu guī
成语解释:
望:期望;附,趋向。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成语出处:
《隋书·高祖纪》:“周帝以众望有,乃下诏。”
170

众心

成语拼音:
zhòng xīn guī fù
成语解释:
附,趋向。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随世宗征伐,屡建大功,众心附。”
171

责有所

成语拼音:
zé yǒu suǒ guī
成语解释:
谓责任有所属。
成语出处:
明·王守仁《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不时巡视闸点,毋得视常虚应故事,傥致疏失,责有所。”
172

责有攸

成语拼音:
zé yǒu yōu guī
成语解释:
责任有所属。指应承担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体要疏》:“夫公卿所荐举,牧伯所纠劾,或谓之贤者而不贤,谓之有罪而无罪,皆有迹可见,责有所,故不敢大为欺罔。”
173

罪有攸

成语拼音:
zuì yǒu yōu guī
成语解释:
攸:所。罪责有所属。指罪犯必受惩治。
成语出处:
明·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赐尔姬昌等节钺,便宜行事,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
174

之子于

成语拼音:
zhī zǐ yú guī
成语解释:
之子:这个女子;于: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宜其室家。”
* 归的成语,带归字的成语,包含归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