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成字的成语 (493个)

161

画龙不反为狗

成语拼音:
huà lóng bù chéng fǎn wéi gǒu
成语解释: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反类狗”。
成语出处:
《后汉书 儒林传上 孔僖》:“[僖与崔駰]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龙不反为狗者。’”
162

豪末不掇,将斧柯

成语拼音:
háo mò bù duō,jiāng chéng fǔ kē
成语解释:
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成语出处:
《逸周书 观周》:“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末不掇,将斧柯。”孔晁注:“此言防患在微也。”
163

化民

成语拼音:
huà mín chéng sú
成语解释:
教化百姓,使形良好的风尚。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俗,其必由学乎?”
164

好谋而

成语拼音:
hào móu ér chéng
成语解释:
好:喜爱;谋:谋划,思考。指遇事勤于思考,能把事情做好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者也。”
165

好梦难

成语拼音:
hǎo mèng nán chéng
成语解释:
在睡眠时,要想做个好梦也是不轻而易举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难以变现实。
成语出处:
宋·聂胜琼《鹧鸪天·寄李之问》:“寻好梦,梦难;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166

浑然天

成语拼音:
hún rán tiān chéng
成语解释: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成语出处:
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才,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无有畔岸。”
167

混然天

成语拼音:
hùn rán tiān chéng
成语解释:
自然形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
成语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胡笳十八拍》混然天,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肝肺间流出。”
168

浑然自

成语拼音:
hún rán zì chéng
成语解释:
见“浑然天”。
成语出处:
茅盾《大题小解》:“美丽的形象,应有适当的字汇来构,这原是不错的;但二者实应同时产生,浑然自。”
169

好事

成语拼音:
hǎo shì chéng shuāng
成语解释:
指好事同时到来
成语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郁四会心一笑,听他的话,抽足了鸦片,静待好事双。”
170

恨铁不

成语拼音:
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成语解释:
怨恨铁不能被炼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钢’的意思。”
171

咳唾

成语拼音:
hài tuò chéng zhū
成语解释:
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172

久病

成语拼音:
jiǔ bìng chéng yī
成语解释:
人病久了;也就像医生一样熟知医理药性。比喻经过多次磨难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战国 楚 屈原《九间 惜育》:“九折臂而医兮。”汉 王逸注:“言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良医。”
173

事实

成语拼音:
jì chéng shì shí
成语解释:
既:已经;已然。已经形事实。
成语出处:
唐 杜甫《雨不绝》诗:“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扬如丝飞。”
174

业就

成语拼音:
jiā chéng yè jiù
成语解释:
谓有了家产。
成语出处:
《红楼梦》第十九回:“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业就,复了元气。”
175

涓滴

成语拼音:
juān dī chéng hé
成语解释:
涓滴:小水珠。一点一滴的水珠汇集起来就可以为河流。形容积少多。
成语出处:
唐·杜甫《倦夜》:“重露涓滴,稀量乍有无。”
176

及第

成语拼音:
jí dì chéng míng
成语解释: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成语出处: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怎肯似那等穷酸恶醋,得一个及第名,却又早负德辜恩。”
177

积讹

成语拼音:
jī é chéng dù
成语解释:
指谬误积久,败坏人心。
成语出处:
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京师,诸夏之本也,将以观理,而豪猾时逾检;太学,明教之源也,期于变风,而生徒多堕业;列郡在乎颁条,而干禁或未绝;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风靡,积讹蠹。”
178

积非

成语拼音:
jī fēi chéng shì
成语解释:
非:谬误;是:正确的东西。长期形的谬误;久而久之被当作正确的。
成语出处:
清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原善序》:“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179

久惯牢

成语拼音:
jiǔ guàn láo chéng
成语解释:
比喻深于世故。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6回:“你还说你不久惯牢。”
180

积厚

成语拼音:
jī hòu chéng qì
成语解释:
指根基深厚,养才干。
成语出处:
《旧唐书 韩弘传》:“降神挺材,积厚器,中蕴深闳之量,外标严重之姿。”
* 成的成语,带成字的成语,包含成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