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手字的成语 (343个)

21

跺脚

成语拼音:
cuō shǒu duò jiǎo
成语解释:
搓:相摩。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8回:“自己又不会水,急得他在亭子上搓跺脚,无法可施。”
22

得卢

成语拼音:
chū shǒu dé lú
成语解释:
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
《南齐书 张瓌传》:“献捷,太祖以告领军张冲,冲曰:‘瓌以百口一掷,出得卢矣。’”
23

顿足

成语拼音:
cuō shǒu dùn zú
成语解释:
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你要把老爷的大事误了那可怎么好!’说着急得搓顿足。”
24

而得

成语拼音:
chuí shǒu ér dé
成语解释:
形容得来毫不费力气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那个资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而得的。”
25

恭立

成语拼音:
chuí shǒu gōng lì
成语解释:
垂:低下;垂:表示恭敬。形容恭敬地站在旁边随时听从吩咐
成语出处:
《武松演义》第十回:“武松从纱帐里望出来,看见施福、施寿还是垂恭立,便招呼道:‘贵家院为何不去?我没事了。’”
26

光拳

成语拼音:
chì shǒu guāng quán
成语解释:
:空。两空空,一无所有。比喻无任何凭借或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你赤光拳,做成偌大家计,虽然无子,尚还可图。”
27

可得

成语拼音:
chuí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
垂;放下。放下双就可以得到;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费吹灰之力。也作“唾可得”、“垂而得”。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只除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垂可得。”
28

可及

成语拼音:
chù shǒu kě jí
成语解释:
近在边;一伸就可以接触到。
成语出处:
29

空拳

成语拼音:
chì shǒu kōng quán
成语解释:
:空。指中没有任何武器。指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或形容两空空;一无所有。也作“空拳赤”。
成语出处:
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咱如今少米无柴,赤空拳。”
30

起家

成语拼音:
chì shǒu qǐ jiā
成语解释:
:空;起家:创立家业。形容在无基础和条件很差下创出一番事业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邹仲翔墓志铭》:“君虽亦赤起家,而好施出其性。”
31

生春

成语拼音:
chù shǒu shēng chūn
成语解释:
一动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成语出处:
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以杜韩与之比较,一则用力而不免痕迹,一则不用力而触生春:此仙与人之别也。”
32

侍立

成语拼音:
chuí shǒu shì lì
成语解释:
垂:低下;垂:表示恭敬;侍:侍侯。形容恭敬地站在旁边随时听从吩咐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院中许多小厮垂侍立,伺候烧纸。”
33

寸铁在

成语拼音:
cùn tiě zāi shǒu
成语解释:
寸铁:很短的兵器。里拿着一件短小的兵器。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自幼学成十八般武艺,寸铁在,有万夫不当之勇。”
34

长缨在

成语拼音:
cháng yīng zài shǒu
成语解释:
缨:绳子。里拿着长绳准备去俘获敌人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阙下。”
35

刀笔老

成语拼音:
dāo bǐ lǎo shǒu
成语解释: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成语出处:
《动摇》:“你老兄是刀笔老,所以非请你帮助不可了。”
36

读不舍

成语拼音:
dú bù shě shǒu
成语解释:
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参寥》:“爱其诗,读不舍;属其谈,挽不听去。”
37

打成平

成语拼音:
dǎ chéng píng shǒu
成语解释:
比赛中打成平局,不分胜负
成语出处:
38

倒持

成语拼音:
dǎo chí shǒu bǎn
成语解释:
见“倒执版”。
成语出处:
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待得新亭,倒持板,何似抽还政事堂。”
39

大处着眼,小处着

成语拼音:
dà chù zhuó yǎn,xiǎo chù zhuó shǒu
成语解释:
大处:事物的主要部分;着眼:观察。既要从长远观点去考虑问题,也要从具体事情去做
成语出处:
李欣《潜移默化》:“移风易俗,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
40

大打出

成语拼音:
dà dǎ chū shǒu
成语解释:
“大打出”原是戏剧表演的术语;指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同时与几个人对打;互相投掷、接踢武器的武打场面。现多形容野蛮地逞凶打人或互相争斗殴打(大:表示程度、规模之甚)。
成语出处:
许涤新《周总理战斗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气急败坏地大打出,警察、宪兵、便衣、特务,纷纷出动。”
* 手的成语,带手字的成语,包含手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