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断字的成语 (219个)

101

恩绝义

成语拼音:
ēn jué yì duàn
成语解释:
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绝,形容感情破裂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索什么恩绝义写休书。”
102

二人同心,其利

成语拼音:
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03

分钗

成语拼音:
fēn chāi duàn dài
成语解释:
钗分开,带了。比喻夫妻的离别。
成语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上》:“妇人见去,当分钗带。”
104

逢机立

成语拼音:
féng jī lì duàn
成语解释:
犹言当机立
成语出处:
唐·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观公之辨政,消烦解结,逢机立。”
105

房谋杜

成语拼音:
fáng móu dù duàn
成语解释:
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决。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成语出处:
《旧唐书 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106

浮萍

成语拼音:
fú píng duàn gěng
成语解释:
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梗:草木茎。比喻漂泊无定的人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回:“到家时,养起头发,听凭父母择一头亲事,结果终身,再不作浮萍梗,路柳墙花了。”
107

肝肠寸

成语拼音:
gān cháng cùn duàn
成语解释:
肝脏和肠子好像被寸寸斩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108

肝肠

成语拼音:
gān cháng duàn jué
成语解释:
绝:折。肝脏与肠子好像被一寸一寸地裂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成语出处:
《古乐府·陇头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绝。”
109

割恩

成语拼音:
gē ēn duàn yì
成语解释:
舍弃恩德,绝道义。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义?”
110

隔皮

成语拼音:
gé pí duàn huò
成语解释:
谓隔着封皮,判货物的好坏。比喻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
成语出处:
《歧路灯》第八回:“不是为他中了举,便说深远。只是那光景儿,我就估出来六七分。兄弟隔皮货,是最有眼色的。”
111

孤文

成语拼音:
gū wén duàn jù
成语解释:
指片、孤立的文句。
成语出处:
鲁迅《〈古小说钩沉〉序》:“《庄子》举宋鈃之言,孤文句,更不能推见其旨。”
112

割席

成语拼音:
gē xí duàn jiāo
成语解释:
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13

回肠寸

成语拼音:
huí cháng cùn duàn
成语解释:
形容极端悲苦、忧伤。
成语出处:
明 汤显祖《还魂记 诘病》:“我发短回肠寸,眼昏眵泪双淹。”
114

魂飞目

成语拼音:
hún fēi mù duàn
成语解释:
形容十分心向往之,不能自持。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远看时意散心惊,近睹者魂飞目。”
115

魂劳梦

成语拼音:
hún láo mèng duàn
成语解释:
形容日夜思念,精神困乏。
成语出处:
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不料东人妹淑兰留心于那生身上,终日魂劳梦。”
116

好谋善

成语拼音:
hào móu shàn duàn
成语解释:
形容人能不思考,并善于判
成语出处:
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
117

好谋无

成语拼音:
hào móu wú duàn
成语解释:
好:喜爱,喜好;谋:计谋,谋划。爱用计谋,但缺少决。形容人空有心计而没有胆略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118

魂销肠

成语拼音:
hún xiāo cháng duàn
成语解释:
见“魂销目”。
成语出处:
宋·刘过《贺新郎》词:“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销肠。”
119

魂销目

成语拼音:
hún xiāo mù duàn
成语解释:
谓情思凄苦。
成语出处:
唐·严休复《唐昌观玉蕊花折有心人游怅然成二绝》诗:“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目未逢真。”
120

狐疑不

成语拼音:
hú yí bù duàn
成语解释: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表传》:“表狐疑不,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 断的成语,带断字的成语,包含断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