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无字的成语 (1371个)

1101

二想

成语拼音:
xīn wú èr xiǎng
成语解释:
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件事上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7卷:“既心二想,故曰一志焉,盖上士所行也。”
1102

二用

成语拼音:
xīn wú èr yòng
成语解释:
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必须专心;注意力不能分散。
成语出处:
北齐 刘昼《新论 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1103

挂碍

成语拼音:
xīn wú guài ài
成语解释:
挂碍: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成语出处:
唐 玄奘《般若波罗多心经》:“心挂碍:挂碍,故有恐怖,这离颠倒梦想。”
1104

缥缈

成语拼音:
xū wú piāo miǎo
成语解释:
隐隐约约;若有若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虚:空虚;缥缈:隐隐约约。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缥缈间。”
1105

缥渺

成语拼音:
xū wú piāo miǎo
成语解释:
:虚幻不实。若有若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不可捉摸
成语出处: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明知总在前途的,却常觉得有些虚缥渺似的。”
1106

旁骛

成语拼音:
xīn wú páng wù
成语解释: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旁:另外的;骛:追求。
成语出处:
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1107

师承

成语拼音:
xué wú shī chéng
成语解释:
师承:相承的师法。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教传授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次韵秦觏过陈已书院观鄙句之作》诗:“我学少师承,坎井可窥底。”
1108

宿物

成语拼音:
xiōng wú sù wù
成语解释:
宿:过夜。胸中没有过夜的东西。比喻心地坦率,没有成见。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赤玉胸中宿物。”
1109

所遗

成语拼音:
xué wú suǒ yí
成语解释:
遗:遗漏。形容学识渊博,所不知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斯七子者,于学所遗,于辞所假。”
1110

恬淡

成语拼音:
xū wú tián dàn
成语解释:
:空虚;恬淡:清静而所作为。清虚淡泊,所作为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虚恬淡,乃合天德。”
1111

学问止境

成语拼音:
xué wèn wú zhǐ jìng
成语解释:
止境:尽头。学问是没有尽头的
成语出处:
1112

虚发

成语拼音:
xián wú xū fā
成语解释:
谓射箭百发百中。
成语出处:
《陈书·萧摩诃传》:“又有西域胡,妙于弓矢,弦虚发,众军尤惮之。”
1113

越思

成语拼音:
xíng wú yuè sī
成语解释:
行:做事。所做的事不要超越所想的内容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朝夕而行之,行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1114

止境

成语拼音:
xué wú zhǐ jìng
成语解释: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成语出处:
清·刘开《问说》:“理专在,而学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1115

纤悉

成语拼音:
xiān xī wú yí
成语解释:
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成语出处:
唐 李珏《唐丞相太子少师牛僧孺神道碑铭序》:“自婴疾至于捐馆,谈笑语言,宴居自若,口占理命,纤悉遗。”
1116

薰莸

成语拼音:
xūn yóu wú biàn
成语解释: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类;辨:明察。分不清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恶好坏不分,是非混淆
成语出处:
唐·陆贽《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薰莸辨,泾渭不分,二纪于兹,莫之能整。”
1117

行踪

成语拼音:
xíng zōng wú dìng
成语解释:
行踪:行动的踪迹。指在各处来往出没,没有固定处所。
成语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出家人行踪定,待贫道自去寻来。”
1118

胸中

成语拼音:
xiōng zhōng wú mò
成语解释:
胸中没有墨水。比喻学识浅薄
成语出处:
宋·吴子良《林下偶谈》:“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墨,盖亦有据。”
1119

心中

成语拼音:
xīn zhōng wú shù
成语解释:
指对情况不太了解或处理事情没有把握。数:数目;指掌握的实际情况。
成语出处:
蒋和森《风萧萧 冲天记一》:“他虽然素称'博学',熟读经史,可是对此却心中数。”
1120

胸中

成语拼音:
xiōng zhōng wú shù
成语解释:
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成语出处: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 无的成语,带无字的成语,包含无字的成语。